寫在前面:能做子女一場,是這一世的緣分,能做兄妹一場,也是這一世緣分,我們性格迥異,命運還未可知,我們的身體里流淌著父母的血,未來的我們不管是否同城,我都靜靜地守望著你,如你小時候庇護我般。這一世的情緣,你不說,我不語,我們只作珍惜。
一個星期前,就聽媽媽在念叨,你哥這次端午回不來了,說是工作忙,前階段剛把新品研發出來,現在銷售還未走上正軌,又要忙一陣子才回來了。
因為這事,老爸和老媽還吵了一架,老爸覺得當前兒子工作重要,老媽盼著讓他回來,就是“不懂事”,怕是擾亂了他的思家之心,我聽后啼笑皆非。但心里還是有些想念他的,距離上一次見他,大概是兩個月前了吧。
然而在我放假回到家,打開家門的那一刻,看見他坐在客廳里看電視,看我回來了起身跟我打招呼,這讓我有些驚喜,忙不迭地說:大帥哥回來了呀!
自從哥哥成家后,我雖然偶爾回家小住,但平日里與他聯系較少,大家各自忙碌著自己的工作與生活,他一般回家后也不與我說。雖然有時會失落,但想想,他畢竟是有了自己的小家了啊。
這兩年,他漸感壓力,看著可愛的侄兒一天天長大,思索再三,他選擇離開了舒適安逸的蘇城生活,孤身一人去了更有機遇和挑戰的北方城市工作。
許是經歷了社會的磨練,這兩年他逐漸成熟穩重起來,他很少與我談他工作上的煩惱,回到家后像個孩子一樣陪著侄兒玩耍,偶爾關心我的個人問題,但也不多說,怕是給我壓力。
我們兄妹二人就這樣保持著不遠也不近的距離,回想過去,我們一起上學,一起中考,一起高考,不是龍鳳胎,卻被很多人說:你們兄妹長得可真像啊。感覺那些時光,遙遠的像是一首老歌。
直到上了大學我們才分開,好像也是從那一刻開始,我們逐漸走向了各自的人生。問候少了,關心少了,聯系少了,談心也少了。他為他的小家庭忙碌,我在自己的小世界偏安一隅。
記得一天,媽媽跟我說,如果我能找到一個像哥哥這樣的男孩,她也就放心了。后來我問自己,我會喜歡這樣的男孩子嗎?如哥哥般。這個問題讓我有些無從回答,我以為我很了解他。
這個只比我大了一歲,小時候被我搶了奶水而體質一直很弱的哥哥,性格溫和善良但優柔寡斷甚至在我看來不夠“陽光”的哥哥,心思細膩如發,孝敬父母,愛護妻兒,內心渴求安逸,但還是勇敢的踏出去到更廣闊的外面世界的哥哥……
小時候我覺得他很“懦弱”,印象中尤為深刻的一次是媽媽帶著我和他上街,媽媽與對方發生了口角,那人說著就要上來打媽媽,而他,竟害怕地躲在了媽媽身后。
作為家里除爸爸之外的男人,他沒有挺身而出去保護媽媽,他的這一“躲”,根深蒂固地扎根在了我的腦海,這讓我鄙視他!可是,我也忘了,那時我們都還只是5.6歲的孩子。
如今的他,有擔當,有責任,雖然依然不擅言談,也時常與爸爸意見相左而父子關系緊張,處理起婆媳關系時也是“公事公辦”,常常惹媽媽落淚。
但他努力在調整自己,回來時都會陪爸爸小酌,主動跟爸爸談談工作上的事情,因為他知道爸爸默默無語的關心;也時常勸導媽媽多包容子女任性不懂事的行為,養兒方知父母恩,我想這一點,他是深有體會吧。
我知道,一直以來,他的壓力都很大。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這好像是大部分家庭的父母對子女寄予的厚望,我們家也不例外。07年一起高考的我們,都沒有讓父母省心。
那時我讀普通高中,自知考本科無望,而哥哥的學校要比我好,但他的成績離本二線還有點距離。
高考后,爸爸就對我們說,如果我們兩個人都考上了本三,那也只能有一個人去讀,以當時的經濟條件,實在無力承擔兩個人的高昂學費。爸爸說的是事實,但當時我只有一個想法,如果只有一個人去讀,那這個人一定是哥哥!因為他是男孩子!
好在知道成績后,我連本三的分數線都未達到,倒也心無遺憾地去讀了大專!像是命運選擇了我,去過更輕松的生活。這座深感虧欠父母的大山,就此落在了哥哥的肩上。
之后他讀大學,工作,結婚,有了孩子,又換工作到外地,好像恍惚之間,就走到了今天。這七、八年的光陰,屬于我們兄妹之間的回憶越來越淡,越來越稀薄。
最近的一次長談大概是過年的時候了,他看我郁郁寡歡,問我是不是工作不開心,如果我有什么想做的,就大膽去嘗試,如果缺錢,他可以資助我的。
他說地輕松,可我知道,他每月要還房貸和養娃,他不比我輕松多少,但是他的這份心,卻讓我安心了不少。
行文自此,我望向他,發現他的鬢角處竟有了零星白發,看著他微隆起的小腹,我戲謔他說:該減肥嘍。他吸吮著鼻子說:我這已經瘦了,感冒一個多月了,北方氣候不比南方,工作忙,也一直抽不出時間鍛煉的。
我突然內疚起來,以前嘲笑他像個體弱的姑娘,卻忽略了恰恰是自己的出生,沒能讓他喝到足夠的母乳。這一生,我欠他一個倍棒的體格!
還在閑談之際,小侄兒已經開始拉著他的手,嚷著要出去玩了,哥哥便順從地滿口答應著,準備出門了。
望著他們一家三口其樂融融出門的熱乎勁,我突然鼻頭一酸,仿佛做了一個很長很長的夢,夢里,我還像個跟屁蟲一樣跟他在后面,和他一起上學,一起玩耍,夢醒之后,他做了父親,而我也到了而立之年。
時間帶走了很多,回不去的童年,父母漸衰老的身體,輕喚“老哥”時的親昵,但血濃于水的親情,一直一直都在。
也許只是換了一種形式而存在,他們讓我更有勇氣去前行,在累了的時候,有他們無聲地守望和支持,而我,也希望能不斷地強大自己,做他們幸福的守望者。
齊悅夢想社群更文第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