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近,朋友圈里有人曬了一張去滕王閣的照片,配文是“天很熱,總算一睹真容。”
朋友回來后,聊天說起這事。朋友回憶道:“天太熱了,只記住是個名樓,旁邊有水,風景不錯。”
這種現象并不罕見,很多人旅游都是跟團瞎逛,就是所謂的上車睡覺、下車尿尿,旅游純粹是為了到此一游而已。
很多人都有這個問題,旅游過后記不住游覽了什么,如果不是拍了很多照片,甚至不知道自己還去過這些地方。這些人常常說自己的記憶力不好,所以總忘。其實這不是事情的本質,原因是我們在生活中缺乏發現細節的能力,少了一種觀察和思考的習慣。
很多家長教育孩子時感覺很頭疼,每天放學后問孩子學什么了,都是一問三不知。看似孩子的記憶力不行,但原因其實是孩子一天經歷的事情太多,他們沒注意細節,就不知道該回答什么。
02
細節是什么?我認為細節是一種觀察、思考的能力。
大家學習閱讀理解時,老師有沒有講過一種方法,先看問題,再讀文章,這樣你就能找到文章中想要的答案。帶著問題閱讀,其實就是自己已經知道該思考什么,然后按照這個線索去尋找答案。這種方式下人們會對問題中的細節特別敏感。
但是,實際生活中,我們有很多有意識的記憶和很多無意識的記憶。對于一般人,有意識的記憶都用于工作、學習或思考一些認為自己覺得有“意義”的事,比如看八卦新聞、刷朋友圈。而大多無意識的記憶會被我們逐漸遺忘,就像欣賞到了旅途中的美景。
市面上有很多關于記憶力的訓練方法,其實訓練的都是有意識的那部分記憶,這個部分確實能靠訓練得到提升,可以嘗試。但其實對于這部分能力的應用,人和人之間的差距并不大。比如你和一個記憶達人一起進入一個屋子,進入之前就讓你們去記屋子里的東西,出來后做答,你和這個達人的分數不會相差太大。
但是對于無意識的記憶,卻很少有人在乎。但要知道,這些無意識的記憶,可是要占據我們生命時間的95%以上,對這部分經歷進行思考,其實就是注意細節。同樣是你和那個達人再一起進入另一個屋子,等你們出來后,問你們聽到什么聲音。這時你肯定會一臉懵逼,但是達人去能記住那些不相干的細節。人和人的差距就在這里。
03
培養孩子注意細節的能力,不光要培養孩子提高注意力、記憶力,還要讓孩子學會思考,并把思考能力形成習慣。
什么是思考的習慣呢?這個詞比較抽象,我舉個現實的例子。
很多人,尤其是女生居多,說自己是個路癡。說白了就是不記路。其實不是人天生就有方向感,而是有方向感的人把判斷方向當成了一種思維的習慣。這些人到陌生的環境會自然的先找明顯的標志物,然后盡量根據太陽或者一些其他常用的規則判斷自己將要前進的方向,最后在實際前進中,他們會在腦子里畫一幅自己走過的路線圖,所以他們很少迷路,因為他們有把握可以原路返回。
這3種思考已經成為習慣,不需要任何提醒,這些人會自然的觀察這些東西,也就是注意方向的細節成為了他們的習慣。
那具體如何培養孩子從小養成這些觀察細節的能力呢?
第一、刻意練習
在無意識中細心觀察事物,其實也是可以通過刻意練習來提高的,最有名的就是大偵探福爾摩斯,他可以通過細節的觀察判斷很多事情。開始練習的時候肯定是主觀上去做的,但次數多了,孩子慢慢形成觀察事物細節的習慣。
具體的方法可以參考一種記憶力訓練法,比如和孩子去超市,回來后和孩子比賽誰記的東西多。當然不僅限于超市,還可以讓孩子當向導負責記方向,讓孩子記時間等等。最好還要鼓勵孩子主動提出比賽規則,讓孩子提出和家長比賽,看誰記得多。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練習,否則孩子問題你答不上來,也會很糗吧。
第二、巧用復盤能力
無意識的記憶,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被我們慢慢遺忘。所以越新鮮的記憶,越容易被我們回憶想起。很多時候,孩子無意識的記了很多,但是他自己可能并不知情。所以,家長可以巧用復盤的能力,讓孩子回憶那些無意識的記憶,來引發孩子思考那些記憶。這些孩子的回憶最好每天記錄下來,形成日記,對孩子未來回憶童年很有幫助。
家長引導孩子思考的問話十分有技巧,如果像我們平常那樣的問句“今天都干什么了“,”今天都學什么了“,是不會引發孩子主動思考的。
猶太人家長每天問孩子的問題是“你今天提什么問題了”。這就是一個好問題,因為只有思考了才能提出問題,孩子再次回憶這個經歷,會復盤自己思考問題的過程,而且還會讓孩子養成主動提問題的習慣。這也是無意識思考的一種啊!
家長的問話最好有連貫性,持續引發孩子回憶和思考。比如第一個問題,如果問今天干什么,孩子可能說沒干什么,或者說了幾件事。這只是簡單的回憶,后面的問題就沒法展開了。最后讓孩子的回答能有一點感情色彩,比如問孩子今天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再問為什么印象深,他是什么樣的等等。后面一系列的問題自然就出來了。孩子就可以根據這個思路復盤一天的收獲了。如果孩子說印象深的有很多種,也好辦,家長可以讓孩子給這些東西按興趣排個序,然后問為什么等等。
總之家長的問題要有啟發性,孩子是不會主動復盤的,家長可以通過小技巧引發孩子回憶。
第三、批評和贊美
無論是刻意還是無意的記憶,家長一定不要吝嗇自己的贊美。這是對孩子自信的培養,也促使他們更愿意主動去觀察生活,觀察世界。如果孩子沒有做好,也不要批評,要鼓勵孩子持續不斷練習,把觀察、思考形成習慣,這將使他們未來寶貴的財富。
想一想,帶著養成這種習慣的孩子去旅游,孩子肯定著急去找“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地方,看一看是否真的能看到那種夕陽美景。這種心情看下來,怎么會毫無收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