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下士、中士,必須說一下中隊的上士,也就是通常說的三期士官。他們通常和中隊主官當兵時間想不多,而且在一個中隊待的時間久,影響力大。中隊那些戰士可以說都是他們的兵,都是他操練出來的,就算不是親手操練,也是他帶的兵操練出來的。所以,上士在基層連隊可是主官下的“主管”了。他們基本不需要干什么活,值好班,干好本職就可以了。
可是,我要記錄的這位上士——于海波,可不一般,應急班班長、第十一年兵。最開始當兵是在空軍,而且在西安,所以聊起西安,我們還是有很多話題的。他說:“那時候剛當兵,啥也不懂,就是埋頭干活,干慢了還得挨班長痛打一頓?;緵]有外出,想也不敢想?!?/p>
他還說,后來離開西安的時候,在那邊轉了一圈,就去了鐘鼓樓、大雁塔,像華清池、兵馬俑、華山、法門寺這些著名景點都沒有去過,后來調到武警山東總隊也沒有再踏入西安半步。現在還是很懷戀那時候的,雖然日子過的苦點,但當兵的感覺更濃烈、更淳樸。
于班長作為一名老士官,交流中不免討論些管理的問題,自己對中隊目前狀況的看法,可以說他是一針見血。我作為臨時人員,不好意思多評論,只有回復一句:每個中隊都有自己的特色吧。也許,存在的問題就是它的特色,或者說就是領導的風格和魅力所在。
于班長現在已經結婚,孩子都已經兩歲了 。所以,言談中也涉及住房、生活瑣事,感覺他對生活充滿希望和熱情,雖然在部隊這么多年,多少消磨了斗志,不似年輕時激情四射。但是,他把工作和生活分的很開,也不會把在部隊的情緒帶到家庭中,是一個十足的好男人、好老公、好父親。
私底下他和義務兵、士官們玩的都很好,從沒有拿自己兵齡說事兒,擺老資格。不論一起出公差干活、領導吩咐什么任務,以及訓練等等他都第一個帶頭干。率先垂范、以身作則。發揮了一名老兵、一個老黨員的覺悟和人格魅力。我也是從義務兵口中得知:在去年年底的民主評議黨員中,他所得票數最高,遠超過其余任何一名黨員。這就是干出來的,不帶任何私心雜念和虛假的東西。這也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你做了,你付出了,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公道自在人心。要金杯、銀杯,不如戰士的口碑。這就是基層所需要的骨干,這就是基層的中流砥柱。
From:啊 ?Ben
20170206 ?于銅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