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這就是既宴同學所謂的“小清新文”,而我,卻已經是個“老幫菜”。
這本書我不是看完的,是聽完的。
我每天上班從地鐵出來到公司需要走二十分鐘左右,在這二十分鐘里我只需要埋頭走路什么都不干,于是這段時間正好聽幾個故事,有趣或者無聊的故事。
怎么說呢,正如既宴同學所說的,故事短小,獨立,風格基本統一,敘事啰嗦,矯情,往往從平淡簡單的故事里抒發一些或大或小的道理,或者是情懷。
張嘉佳號稱微博上最會講故事的人,當然,能取得這個稱號自然有它的原因,從這本書里,你可以讀到他的小智慧,小聰明,小猥瑣,你要是往深層次想想,你還能知道如今的小清新們喜歡讀些什么。
我記得讀高中的時候,每天累死累活的刷題之后,每天最開心的事,就是晚上躺在被子里拿一個小廣播偷偷聽一會兒。其實也沒有什么好的節目,就是想聽聽“外面的聲音”,這些聲音所代表的,是一個從未離開家鄉的少年對于世界,對于未知,對于未來的小小的憧憬——或許這也是當時能在那么苦逼的環境中堅持下來的原因吧。半夜最多的節目是各種賣藥的廣告和各類情感話題,當時聽的最多的就是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都市夜蕭蕭》,里面的內容想在完全記不清了——或許根本就沒有記住過,只是當時聽的時候感覺很溫暖,就如一個聲音很好聽的姑娘對著你的耳邊竊竊私語——誰關心她到底說了什么呀!
看(ting)這本書就是這個感覺,在匆匆的上班路上,周圍都是陌生的城市森林,有一個人在你耳旁,給你講一些并不是那么無聊的故事,就已經很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