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 夜色
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經過沸水煎熬的肉片,才能激出肉質深處的異香。
心亂如麻,隨緣隨分是生涯。撇開浮沫和油花,一盤平凡的豆腐也可以有驚艷的味道。
她原是一片平淡無奇的肉,一塊質樸無華的豆腐。
在看似包容一切的人情汪洋之水中,不幸被偏見和嫉恨的沸水狠狠煮過,反而迸發出了人性最美之氣。
沒有天生麗質,也不溫婉可人,就那樣柔柔弱弱,顫顫巍巍,豆腐一樣隨時會碎一地,卻百轉千回活出了麻辣滋味。
這是一個探討自由的人性如何被世俗的社會窒息扼殺的故事。
這是一個尋求美好的靈魂如何在維護美好中扭曲凋零的悲劇。
(一)
故事的開始,一切都是美好的,所有人都是善良的。
一群“品行不端”卻懷揣教育夢想的大學教師,從大城市來到偏遠鄉村開辦了一所小學校。學校待遇慘淡、生活艱苦,但老師們都自得其樂,每天嘻嘻哈哈打成一片。
他們干“壞事”的初始緣由也很善良:山區貧困缺水,條件艱苦,校長和老師們將一頭驢虛報為英語教師“呂得水”,向教育局多領了一份薪水,用于改善教學條件和教師生活。
此時的一曼像來自另一個世界的精靈,她在陽光下的山坡草地上,剝著蒜唱著情歌;在月光下的音樂中,穿著旗袍翩翩起舞。
(二)
然而,她的率真和開放不屬于這個時代。水開始逐漸升溫,肉開始翻滾浮沉,人情冷暖猝不及防。底線在一層層突破,人性在一層層揭薄。
和同事裴魁山一夜情,卻并不要裴魁山的愛,也拒絕了給她更好工作的交換。結果,曾經口口聲聲說要保護她、照顧她的裴奎山,惱羞成怒罵她是婊子。
她“睡服”了銅匠,卻也不想破壞銅匠的家庭,催促他快回到自己老婆身邊去。結果,曾經心心念念為她唱情歌、存著她發絲的銅匠,要求校長剪掉她鐘愛的長發。
她在為大家爭取到利益之后,卻被集體無情的出賣,所有的男人都可以任意踐踏她的自尊。在被所有人指責、辱罵中,她連扇自己六七個耳光。
(三)
在不同價值觀的碰撞和或真或假的壓力拷問下,原本壓抑在人性底層的惡被釋放出來,朋友反目,戀人分手,父女翻臉,夫妻對抗。人心亂了,豆腐碎了,喜劇終于成了悲劇。
原本無知無欲的銅匠,接受到智識和性欲的啟蒙,卻意外點燃了人性底層中惡的部分。他沒有變得知書達理,卻愈發虛偽、貪婪、狡黠又殘忍,蛻變成一個狂躁的暴君,利用謊言脅迫人們辱罵、毆打自己曾經喜歡的女人。
當金錢的誘惑放在面前,當子彈擦臉而過生死命懸一線時,他可以成為特派員干兒子、可以為了錢讓心愛的姑娘嫁給別人,一直作為正義化身的代表鐵男也突然轉變成為權力與金錢的走狗。
一直想維系學校的校長,在撒了第一個謊后不得不一步步地走向黑暗,他不想放棄自己的努力,卻在一次次的“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的妥協退讓中,離目標越來越遠,最終為了心中的“崇高”甚至犧牲了女兒。
進來彬彬有禮,出去步步生風。旁邊三字標語,是"學做人"。這是學校門口曾經的一副對聯。荒誕的是,學做人,教做人的一群人,卻越來越像牲口。
(四)
她用美好的性愛對抗丑惡的人性,用自由的靈魂照亮荒謬的現實。
就像古往今來所有追求自由和美好的女性,一曼也許不是傾國傾城,也許不夠光芒萬丈,卻總能用自身的微光,穿透歷史的幔帳,解構社會的桎梏,直抵人性的深處。
她是盛唐穿越而來的豪放道姑魚玄機,高聲吟誦著“易求無價寶,難得有情郎。”傳情達意濃烈主動,追求所愛不遮掩不羞怯。
她是法國女權先鋒西蒙娜·德·波伏娃的化身,終其一生追求靈與肉的真諦,從人性和人的價值高度,探尋女性的生存處境和解放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