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推廣的朋友應該都有這樣的感受,進入互聯網下半場以后,流量變得越來越集中,推廣成本變得越來越高,想通過推廣去快速積累用戶,快速變現的難度變得越來越大了。但對于中小公司來說,推廣又是個逃不掉的現實問題,叫難并沒有什么卵用,我們還是得去尋求解決問題的可能性。
那App 推廣下半場應該怎么做呢?有沒有一些尚未挖掘的流量洼地呢?下面,就跟各位分享下我們產品是如何利用QQ空間大號這個流量洼地,在半年內做到新增過百萬,平均激活成本不到2塊的,希望能給大家的推廣工作帶來一些新的思路。
1、我們是款什么樣的產品?
我們產品是一款主打即時視頻交友的陌生人交友app,目標用戶是16-26歲、喜歡嘗鮮、有陌生人聊天需求的年輕人群。
2、上線后都試過哪些推廣方式?
16年7月底上線以后,嘗試了很多的推廣渠道,包括微博粉絲通、騰訊廣點通、今日頭條等消息流廣告,應用市場的cpd投放,蘋果的ASO優化、校園推廣等等,效果好點的單個用戶的激活成本七八塊,差點的要十幾塊甚至幾十塊,這對于我們這種創業型公司來說顯然是沒法承受的。
3、怎么發現QQ空間大號這個渠道的?
面對新增和成本的雙重壓力,沒有辦法,只能去探索新的推廣方式。考慮到我們的目標用戶年齡比較小,我就想到去qq空間推下試試,可具體怎么推當時并沒有一個很清晰的思路。后來,機緣巧合之下,認識了一位玩QQ空間大號的朋友,通過他我了解到原來空間里也有像微博大v一樣的kol,都有哪些空間大號,大號的粉絲特征是怎樣的,目前的廣告投放情況以及大號如何收費等情況。聊完后,我感覺空間應該是個不錯的流量洼地,得馬上行動起來,抓住這個流量紅利。
4、如何把成本一直控制在2元以內?
在我看來,一個App的激活成本是由4部分決定的:第一個部分是產品本身,是否滿足了一定的需求、是否有差異化賣點等等;第二個部分是產品包裝,包括產品的截圖、產品的評分、產品描述等等。第三個部分是投放渠道,渠道用戶與目標用戶是否契合、渠道的投放價格等等;第四個部分是推廣素材,能不能引起用戶的注意、是否能激發用戶的興趣等等。關于產品和包裝,行業內有很多相關的分析文章,在這里我就不展示論述了,下面聊聊渠道和素材部分我在QQ空間上的一些實操經驗。
4.1、qq空間大號的整體情況是怎樣的?
目前QQ空間大概有1500個左右活躍更新的空間大號,覆蓋6000萬左右的QQ用戶,這些用戶以13-22年齡段的學生群體為主,整體男女比例大概是4:6,主要分布在三四線城市。空間大號的內容形式有文字、圖文、視頻等等,內容風格有搞笑型、情感型、興趣型等等,這些內容形式與風格反映了這個大號的一些粉絲屬性,包括男女比例、年齡分布、消費能力等等。
4.2、應該選擇什么樣的號碼進行投放?
在號碼選擇上,投放前我會先去看看這個大號最近一周的說說,去了解下它內容的形式、風格、粉絲數、瀏覽量、更新頻率、粉絲活性等情況,看看它的粉絲屬性跟我們產品的契合度,感覺適合的話才會試投下看看效果,試投時我會在大號發布的說說里添加專門的監測鏈接,以便監測轉化數據,試投后我會及時記錄下投放數據,為后續的投放提供數據支持。
4.3、怎么安排投放節奏?
為了降低重復投放帶來的效果下降的影響,在安排號碼時,我會嚴格控制一個號碼被再次投放的時間間隔,確保一個號碼在兩周內不會被再次投放。至于為什么是兩周?一方面是因為QQ空間大號粉絲的流動性比較高,基本上一兩個月就會更新一波,兩周投一輪的話重復投放的影響已經比較小了;另一方面是因為產品的新增需求在那里放著,想要保證每天足夠的新增量,就需要安排一定量的大號來進行推廣。
4.4、什么樣的素材適合空間推廣?
關于推廣素材這塊,由于是通過QQ大號推薦的形式進行推廣,首先就要求我們的文案是站在大號的角度去寫的,不能做的太硬廣,做成硬廣的話就失去了利用大號影響力進行營銷的價值,轉化率可能會差很多,我們產品的話主要是通過分享一些使用過程中的體驗來進行推廣。其次,推廣素材要盡量做的故事性強一點,通過故事去體現產品的特色賣點,引發用戶想要去了解的欲望,講故事的素材會比純廣告的素材轉化率高很多。最后,就是要定期的開發和更換素材,我會1-2周就更新一遍素材,嘗試一些新的素材形式和推廣創意,以確保之前看到過的用戶有興趣再去看下新的推廣素材,經過幾次不同形式的“廣告”洗禮之后,有些猶豫用戶很可能就轉化為產品的用戶啦!
關于空間大號推廣這塊,先分享到這里,算是對自己之前推廣工作的一個總結,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能夠帶給大家一些新的推廣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