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想要一間屋子,
可以不大,
但得裝滿可以繼續的故事。
今年我已是四十啷當歲,在這座城市的西北角有一間聲音工廠。
工廠的面積不過百平,里面也只有五個人。
我和他們一起做著一些在外人眼里略顯荒唐的事。
我們收集這城市里各種的叫賣聲錄制成集。
我們模仿這世上流行的各種音樂聊以歡歌。
我們會在夜里忽然醒來將闖入夢中的故事錄成節目。
我們也會將偶然入耳的音樂仔細搜集小心記錄,
將它們就此以聲音的方式傳遞出去。
偶爾得了空閑,
我也會約上三兩摯友拎包遠行。
我們在路上像個孩子一樣大笑,
看見海了就沖進去,看見美食就撲上去。
一樣的日子過得久了,難免會覺得厭煩。
我的聲音需要新鮮與活力。
所以時間越久,就越是會渴望去下一個地方。
所幸我還存著這樣一份新鮮感。
我時常說,我也是一名商人,
販售聲音。
我很慶幸,
在我四十歲的時候我終于做成了自己最渴望的樣子。
有清茶,有醇酒,有一個小房子滋養我的夢想。
而三十年前,在我還是個中學生的時候,
我的理想就是做一名主持人。
后來讀大學,我選擇了播音主持的專業。
二十二歲大學畢業,我如愿以償成了一名電臺主持人。
最開始工作的時候,我將所有的心思都放在我的節目上面,
我可以按照我自己的興趣安排我的節目,
播我喜歡的音樂,按我喜歡的風格編排。
后來工作的任務越來越多,工資越來越可觀。
可是留給節目的時間也越來越少了。
我每天六點起床,八點開始著手處理工作中遇到的各種問題。
每天夜里坐在略顯空曠的辦公室里的時候我就時常在想,
每天這樣的忙碌,這真的是我想要的么?
這樣的不確定感隨著時間越來越在我心里扎了根。
所以打從那個時候開始,我就有這樣的一個小愿望。
我希望在我四十歲的時候可以拋開這一切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我可以在每天清晨睜開眼睛的時候不用再想誰的工作沒做好需要協調,
也可以不用因為沒時間好好準備節目而懊惱。
我很慶幸,
在我四十歲的時候我終于做成了自己最渴望的樣子。
有清茶,有醇酒,有一個小房子滋養我的夢想。
(二)
我想要有一個柵欄圍起的院子,
可以不大,
但得裝得下一間藥房半畝菜地。
吾今四十有一,華發未生,而歸心已生數歲矣。
這世上的事情太復雜,人們之間的交往也復雜。
所以越是年長,就越是渴望一個幽巷僻靜之所而居。
所以臨近不惑之年,我便買下了這樣一個小院子。
院子不大,朝南兩間屋,朝東一間屋,東屋門前有一條藤架。
院子的主人很整潔,所以也沒花我多少工夫去拾掇。
我住過來的時候帶了只幾件薄衣,一架年長的縫紉機,
剩下的便是這么多年收藏的書籍了。
年少的時候喜歡買書,甚至時常會因為買書而沒錢吃飯。
所以便在友人中間得了個“呆子”的名號。
可呆即呆也,書還是要讀的。
曾經給自己定下了熟讀百家典籍的計劃,
可自從研習醫學開始,這計劃便擱置了。
因為每天要上班寫稿子,也要回家背誦醫案,
著實是沒有時間再去讀書。
及至匆匆二十年轉瞬而逝,
我才驚覺該讀的書還有讀完,
該在書中窺見的故事還沒有找見。
所以世事蕪雜,而我始終格格難入。
索性尋了這樣一個院子,
春日里的時候翻了屋前的土,種些瓜果蔬菜。
一整個夏季雨水充沛,東北角栽種的薄荷也正好驅蚊蟲,
正適合沖上一壺薄荷茶,將那些錯過的書看個夠。
偶爾有鄉鄰結伴來尋病,
診治之后也會留他們一起吃午飯。
都是自己種的蔬菜,吃起來倍兒新鮮。
與鄰居們熟絡了之后,
大家便都來我的小院子診治,
小院兒就此也熱鬧了起來,
院里的瓜果熟透了之后大家坐在一起吃著瓜聊著天,
說說誰家的小狗抓住了野雞,
再聊聊誰家的小羊羔剛生出來就追著大羊跑。
夜深人靜的時候,
點上一把艾草驅蟲,也得以安心翻上半冊書。
秋風起來的時候,
便拿著院子里的瓜果去數里外的鎮子換些棉布,
回來裁制些秋衣,起初也是一個袖子長一個袖子短,
但近來已經能做的像模像樣了。
我想我終歸是幸運的。
我看到了夜里最亮的星星,
也見到了最簡單質樸的人心。
你能想到你的四十歲會過著怎樣的生活嗎?
這是我們的四十歲,我們做著自己想做了一輩子的事情,
我們每天用夢里的笑聲迎接初升的太陽。
可這最終也不過是我們的一個想象。
那么我想問一下正在看這篇文章的你,
你覺得什么是“懂事”呢?
我的隊友說,
“懂事”就是把上面我們設想到的四十歲的生活全部推翻!
因為我們無數次在夢里將自己過成了這個樣子。
可是我們或許并不能做到四十歲的時候真的如此般過生活。
因為或許此刻的我們正做著一份足夠養家的工作,
也許它枯燥缺乏樂趣,也許它需要我們小心謹慎保全位置,
可它卻是我們自己或是我們的家人用了好大的力氣才終于得到的。
它維系了父母的“面子”,也滿足了我們的生存所需。
它成了我們找對象的籌碼之一,成了他人口中羨慕的初始之地。
當然,也成了我們最大的束縛。
因為我們要背負來自家人給予的責任與榮譽,
我們要承擔作為孩子應盡的義務,
我們要踏踏實實工作,安安穩穩度日。
我們不可以太過分的去追逐自己的夢想,
也不能丟下父母長輩去自由飛翔。
因為哪怕我們有一點點背離家人規定路線的苗頭,
那都會被指謫說我們是一個不懂事的孩子。
不懂得他們為我們的成長付出了多少,
不懂得我們作為孩子要履行什么樣的義務。
對啊,
一旦我們想要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更認真更努力的經營自己,
我們就成了不懂事的孩子。
我們不考一個正式工作讓長輩操心就是不懂事,
我們不好好找一個對象讓長輩操心就是不懂事,
我們三十歲不結婚生子讓長輩操心就是不懂事。
是啊,我們這一代人快到而立之年了,
我們是不是真的要很“懂事”的去結婚生子一步步走入中年,
我們是不是真的要很“懂事”的去從“哥哥”變成“叔叔”?
當你想像的四十歲要打破現在所擁有的一切,
你就已經成了一個不“懂事”的孩子。
當你下定決心不要再被稱為一個不“懂事”的孩子,
你就已經失去了你內心最深處的渴望。
文/櫻桃一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