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幫孩子寫作業嗎?
我會!特定的情況下,幫孩子完成作業,我覺得利大于弊。
▌真的好累
周四是小粽子最辛苦的一天。早上值日,要比平時提前十分鐘到學校;周四的課程是最繁重的,主課比較多,最后一節是瘋狂的體育課;課后要加京劇社團的學習,一般四點半之后才能放學,趕上比賽或演出前,放學會再晚些;五點半要上繪畫興趣班,晚上七點多才能回到家;吃完晚飯開始寫作業時,已經八點了;九點鐘就睡覺的小粽子,要在一小時內高質量的完成所有作業,難度還是很大的。
一般這時候,我都會幫她寫作業。
我相信,這時候給她的幫助,絕不會是偷懶或舞弊,也不是所謂對抗學校教育中的不足。只是看到孩子這么拼,真的好累,壓力好大,我也就力所能及的幫她偷個懶,讓她能夠有充足的休息時間,更輕松快樂一些。
我們在生活、工作中也會經常遇到這樣的情況,被困難所糾纏,身心俱疲、痛苦焦慮,那時多么期待有人能拉一把,把我們從近乎絕望的泥潭中解救出來。
這時幫她寫作業,會分工,我會“代勞”一些基礎性“行活”,例如查詞典、算式計算、找背景資料這些,所有書寫和思考性問題,還都是由孩子自己完成。
或許有些家長會擔心,長此以往,孩子會不會有依賴的惰性心理?會不會耍小聰明,利用家長的溺愛心理,頻繁讓家長寫作業,不愛動腦筋,缺少學習的獨立自主性?
如果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端正的學習態度,大可不必為此擔心。像小粽子對家庭作業一直都很認真,每天對照自己的作業記錄本,逐項完成。有時粗心會把作業本忘在學校,她會找個舊本子寫好,把那頁撕下來,第二天早上到學習再粘到作業本上。有時忘記把練習冊或試卷忘帶回家,會請同學拍張照片給她,把答案寫在一張紙條上,也是第二天到校后,再抄到練習冊上。
孩子有這樣的學習態度,我認為幫她寫點作業,并不會帶來什么害處,反而能夠幫她擺脫壓力和焦慮,快樂成長。
▌真的好難
現在都在講素質教育,小學階段的作業也是五花八門,手工類和實踐類的作業特別多,做手抄報、學做菜、參觀博物館、寫觀后感。這些作業對于低年紀的孩子來說,是有難度的,一般很難獨立完成。
對于這類作業,我也會義無反顧地幫助孩子。但是,會先跟小粽子明確一個根本性原則,那就是:這是你自己的作業,你自己的事情,家長可以協助和提示,但是你要自己做決定,你要對最后結果負責。
在工作中不也經常出現這樣的問題嗎?這到底是誰應該做的事,誰應該對最后的質量負責?管理者最重要的工作不就是制定規則,明確每個人的職責,并通過激勵機制,調動團隊積極性,創造更多價值。很多時候員工的懶而不為,根本在于權責不清。從這個角度講,教育孩子和管理員工還真有些相通之處。
我們經常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和孩子一起這些完成作業,也是難能可貴的教育契機。在這個過程中,父母可以給孩子啟發和引導,鍛煉他們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有很多生活中的常識和技能都可以在潛移默化中學會,甚至孩子的品質和品格也會受到父母熏陶。
或許有些父母會對此充滿抱怨,認為學校的這些作業完全是留給家長的。何不換個角度想一想,我們每天忙著工作和應酬,孩子每天忙于在學校和培訓班中奔波,彼此陪伴的時間少的可憐,何不好好利用這段時光與孩子談談心、說說話。
說實在的,小粽子一、二年級時,我們一起做了很多這樣的作業。到現在三年級,她的動手能力很強,懂得思考解決問題,做個英語小繪本、小手工也不需我過多操心。從結果上來說,其精美程度還差點,但孩子非常熱愛自己的勞動成果,享受這個過程。
▌幫或不幫
老實說,幫或不幫孩子寫作業,需要多方考慮,一方面要看學校的學習壓力是不是很大,作業是不是很多,更重要的方面是教會孩子“尋找”答案的能力,畢竟孩子成人后要面對做不完的事、解決不的難題,培養“社會求生技能”,比冷知識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