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一個人有沒有出息,看他下班之后做什么就知道了!
工作的八小時,只是求生存;工作以外的時間,才是求發展。
一個時間只用在求生存,而無暇顧及發展的人,一輩子蠅營狗茍,能有什么出息呢?
絕大部分人在一生中,大部分時間是處在松懈狀態,而達不到80%的努力程度,這才給了逆襲者以機會。
在下班之后,你只要比別人多付出兩個時間來提升自己,長期以往下去,你將和別人不一樣。
這里說的,不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這樣的努力沒用。
一個喜歡跑步的人,他跑了一個月,或許你看不出什么變化;半年,可能還不明顯;但是一個堅持五年的人,你就知道他和沒有跑步的人的區別了。
一個到了老年的時候,可能拄著拐杖;另一個生活起居自理,健步如飛。這就是區別。
另外從一份堅持中可以看出,此人高度自律,有進取之心,那么何愁什么事情不成呢?
有個同事,剛進公司的時候,連PPT什么的都不會做,她就利用下班時間,鉆研PPT怎么做,如何做得更好。
一個月后,她的PPT做得比公司里任何職員都好,得到老板的賞識,連老板的PPT都交給她做了,她也順理成章地成為老板的得力助手。
跟她同一批進公司的同事,還在原地踏步,這就是努力與不努力的區別。
有的人,看起來很努力,但是什么都是半桶水。什么都會的人,其實是什么都不會。
你的努力必須要有方向,這樣才能使對勁,發揮出努力的價值。
有個朋友,20歲開始工作,一直到32歲才安定下來,期間輾轉三地,換了四份工作,找尋的時間可能比別人還長一點,而且幾乎每份工作都是從零開始。
事后,他回想起來感慨說,自己做對了一點,那就是他一直在訓練自己的寫作能力,有懶惰過,但沒有斷。
十二年后,自己覺得差不多了,然后開始從事自己最喜歡的工作:在家不工作,寫點東西。
自己往往知道自己喜歡什么,即使某份工作沒給你,也可以持續將這喜歡轉化成能力,工作畢竟沒有占用你一天24小時。
這就是一個人獨特能力的形成,越獨特,在社會分工中就越是不可替代,最后能夠過自己喜歡的生活。
愛因斯坦說過,復利是宇宙最快的速度。
巴菲特說得形象一點,只有像滾雪球一樣,不停累積,最后雪球才會越來越大。
人最有限的資源就是時間,換個工作,原來的時間就全部浪費,自己的技能、經驗沒有累積,混到中年還是某個行業的新人,那就很難過了。
無論怎么換工作,確保你的某項能力在持續增長,這才是最重要的。
現在這位朋友有車有房,該得到的都有了,閑著沒事就在家里寫些東西,光是公眾號每天的打賞就上千,還不算其他收入,爽翻了!
吳曉波說,“所有的青春都是在為中年做準備的!”
今后你擁有的一切都是有成本的,而它的投資期無一不是在你青春階段。
最幸福的方式是,讓欲望一點點釋放,讓欲望匹配你的現實:
漂泊北京、合租房子、獨租大房子、擁有自己的房子了、當上總經理、出任CEO、走上人生巔峰……
如果經歷反過來?那真是個悲傷的故事。
還有馬云,很多人只知道他現在是如何的牛逼,但是你不知道,他考大學堅持考了三年,換做是你早就放棄了。
他在西湖湖畔,每天早上,十年如一日堅持練英語口語,才有后來機緣巧合出國,發現了互聯網的商機。
還有一個更勵志的,那就是摩西奶奶畫畫的事情,到了80多歲,沒有受過任何專業訓練,只因為熱愛,同樣可以畫出名。
張愛玲說,“出名要趁早!”這句話不知道誤導了多少人,對年少成名的張愛玲來說,適用;但是對于其他人來說,未必。不是每個人都像張愛玲那么有才的。
有些人更可笑,動不動就說比爾蓋茨、喬布斯大學還沒畢業就出來創業,那我為什么不可以?但是你也不想想,世界之大,比爾蓋茨和喬布斯不也只有一個,這是多低的概率啊。
所以,還是腳踏實地做事,別好高騖遠。該潛心修煉的,還是得耐心修煉。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打造自己的專長。
都說,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天天操心將軍的士兵也不是好士兵。老是操心別人的事情,那么自己該做的事情,誰來幫你完成?
人生有追求固然重要,最悲劇的事情莫過于你的行動配不上你的野心。沒有哪個偉大的人是第一天就能把定位定清楚的。
牛掰的人各有各的牛掰,但是執行力是所有成功人士的共同特點,成果也是在不斷推進中打磨迭代出來的。
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有十個想法,不如落實一個想法。
聽了很多道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的人,其實都是光聽不做的人。就像你聽了一百個人講了鍛煉身體的好處,很震撼很受用,但不如今天晚上去樓下的操場走十圈。
認識一些傳統意義上的“成功人士”,他們經濟上的成功通常是被動的,多數都是專注地做一件事,然后突然發現自己成了富豪。那些給自己規劃“第一個五年要賺多少,然后五年都加個零”的,往往一事無成。
談太多理想只是好高騖遠而不踏實,認真做好手上的事情,思考做事情的正確方式,保持高速成長,不需要考慮未來,就會比別人更能把握未來。
在許多領域,努力不是一個跌宕起伏、激動人心的過程,而是一個枯燥的過程——通過機械操作達到目的的過程。我們只需要按照計劃、食譜或公式去做就行了。
大多數時候,努力不是“刀山火海”或“人間煉獄”,而是枯燥乏味的訓練,是持續不斷地輸出,是疲憊時的“再多堅持一會”,是更多一點的執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