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高考時節,總是想起我參加高考的心境,進而想到我的高中生活。
作為一名復讀生,我參加了多次高考,從高二第一次開始,高考,就揮之不去。
對于農家子弟來說,那個時候,高考,也許是改變命運的唯一途徑;那時,還沒有像現在一樣的進城務工的農民大軍。
于是,從考上高中的那一刻,所有的人只有一個目標,考上大學!
對于村人眼中的“優秀學子”來說,如果不考上一個大學,甚至是像樣的大學,好像就沒臉回去。
高中幾年,除了學習,生活簡直沒有任何樂趣。每日教室、餐廳,沒有娛樂,甚至偶爾可以放放風的體育課,在高二之后,也慢慢被擠兌掉。
記得高一和高二的時候,每兩周休息兩天,然后騎車或者坐長途車回家,坐車的話需要1個小時,騎車需要三個小時,但為了省三塊錢的車費,一路騎車同行的同學總是很多;
高三時,每一個月休息兩天,每到可以回家的時候,年級辦公室的黑板上就早早寫明“今天返里”,到現在,我也不知道“返里”這個詞的由來,大概就是返回家里吧!
高中時候的食堂與學校并不在一塊,與食堂在一起的是宿舍。
每次下課,為了盡快打飯、吃飯,一般都是幾個同學合作。下課后,一個同學以最快的速度跑回宿舍,然后開門,取飯盆,從三樓(那個時候我們住三樓)扔下了,另一個同學接著,然后交給排隊打飯的同學,等打完飯,就在宿舍大院,食堂外面,沒有桌椅,大家蹲下開吃。
其實,最痛苦的就是冬天刷碗,就像冬天洗臉一樣,沒有熱水。那種冰冷的感覺,現在回想起還有些膽戰心驚。
記著那時候的冬天,手總是黑的,不是曬的,而是沒有熱水不好洗凈的緣故。
那個時候,最奢侈的想法,就是能到學校外面的李娃子燴面館吃碗燴面,好像三塊錢,連面帶湯,保證沒有任何浪費。
那種好吃現在有時候還在回味。以至于畢業十余年后,結婚時,媳婦的娘家人住在縣城,晚上吃飯,我選擇的就是這家燴面館。
眨眼離開高中快20年了,也多年沒有回去了,有時候回想起那時候的老師,音容笑貌猶在眼前。也許,是到了回去看看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