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一朋友A和我們住一個小區,最近她和她丈夫B邀請我們一家三口去吃晚餐。
一看B就是一個非常了得的人物,不僅在工作單位有兩把刷子,在家也是非?!八臁保〒P州話,非常厲害、干練的意思)。
只見他拿著鍋鏟,讓鍋里的菜在鍋底和空中騰挪翻飛,不一會兒,一桌菜就做好了。等其他客人來齊,大家便上桌吃飯了。
可惜,由于是二手房,房屋密閉性差。于是,他們索性沒有安裝空調。所以用三個電風扇從不同角度對圓桌開足馬力吹。
雖然已經開足馬力,但是依然很熱。不過大家倒也并不在意,在桌上觥籌交錯,推杯換盞,吃吃喝喝,不亦樂乎。
酒過三巡,B君開始痛說革命家史:他和A原本就是同學,老家都在連云港。自己上大學的時候,都是勤工儉學。畢竟,家里給的生活費太少,要想順利讀完大學,他必須拿下勵志獎學金一年5000元??墒瞧綍r上課的出清率要達到百分之七十,所以他必須在課余兼職同時,保證平時上課的時候必須到場,還要裝出一副聚精會神的樣子。(雖然可能內心極度想睡覺)。人生的坎坷,給他帶來了能力的增長。
即使后來和妻子一起定居揚州,他們也沒有過多的時間和精力去關心孩子的教育問題。說到此處,他總是有一點傷感。
他對我說:“我孩子沒有你們家娃那么聽話。”
我則笑笑說:“那是因為你們要供兩套樓,要白手起家,自然沒有多余的時間精力去過問還沒有上幼兒園的孩子。你們做到這樣的成績,早就甩我幾條大街了!”
這句話其實很中肯,想來也沒有任何謙虛之處。
作為一個享受父輩陰庇的小輩,我很難想象自己,如果和他遭遇一樣狀況,會不會就垮呢?
其實所有的年輕人,無論平窮還是富貴,手上做能利用的資源無非是,時間、精力和一點金錢。
當然,富二代可能有更多金錢,但是還是同樣的時間。而精力雖然可能有各人差異,但是總的來說,都不可能長期存儲。
所有的人,不過是那自己的時間和精力去市場上交換別人的金錢,或者用自己的金錢去交換別人的時間和精力。
無論工作還是生意,概莫能外。
B君一身勇力,大學剛畢業的時候,是個敢于和人拼命喝酒的主兒。想來他的精力也比常人豐富??墒窃谏畹闹貕褐拢?,要供孩子,要贍養老人,他的精力有能剩下多少?
不僅是B,即便是像我這樣享受祖先保佑,父輩蔭庇的孩子(有錢到富二代的不算)。長到上有老,下有小的地步,也必須盡可能沉著應對生活。
我們都在玩著一種交換平衡,讓本來并不夠充足的時間、精力和金錢在一種動態的互相轉換維持一種微妙的平衡。
縱然像B君一樣,在生活的重重重壓之下,催生出勇猛精進的精力,但奈何時間有限,經濟壓力過大,也不可能去隨心去追尋自己喜歡的工作,即便只是為了更多的錢去一個更好的公司工作,也要有12分的把握,畢竟一家老小和房子都在伸手要錢。
過去有一句話,叫做“皇帝做不得快意事”其實在現代社會,一個普通的社會草根也做了不什么“快意事”……
餐桌上,杯盤狼藉,B君夫婦和作為A君好友的我妻子以及我留下,來打掃戰場,其余四散而去,投入生活的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