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到阿拉斯加旅游,大部分人的目的是為了親眼目睹北極光.
菲爾班克斯號稱是世界上觀測北極光最佳地點,也是美國最北端唯一一座大城市(當(dāng)?shù)厝丝谌f多,沒法跟中國比), 它位于北緯65度, 距離北極圈北緯66.33度僅一步之遙。
3月中上旬,正是阿拉斯加冬季的末尾,也是費爾班克斯觀看北極光最好時刻,極晝尚存黑夜常伴,氣溫也開始回歸春天的范疇。我們與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一樣,踏上了這塊神奇境地。
無論是酒店大廳懸掛的宣傳照,還是每人手機里下載的相關(guān)圖片和視頻,北極光的模樣都是近乎酷炫的形象。翡翠光焰帶著青黛色耀斑,如霓裳飛舞掠過天際星空,漂浮的散漫色譜,仿佛有魔影忽隱忽現(xiàn)。
Ⅱ
我對北極光最初的印象來自美國作家杰克.倫敦的小說<<野性的呼喚>>。加州貴犬巴克被貪婪的人類擄到阿拉斯加地區(qū),作為雪橇犬既要遭受人的奴役還要隨時忍受同類的欺凌,它逐漸被迫適應(yīng)原始、野蠻的生活環(huán)境,最終喚回它原祖時期的狼性。
書中描寫道“北極光在頭頂熠熠生輝,發(fā)出清冷的光;星星搖曳多姿,跳著冷峻的舞,土地被凍得堅實無比”。這是一百多年前美國狂熱的淘金浪潮中,無數(shù)破產(chǎn)、絕望的淘金人見到北極光時所產(chǎn)生的凄涼情懷。
在費爾班克斯停留的三天中,我們只在最后一晚看到了北極光!
Ⅲ
那是在珍娜溫泉小鎮(zhèn),當(dāng)晚11點到凌晨1點半左右,是觀測北極光最佳時段。
觀測平臺是位于旅客服務(wù)中心另一面的門外,為了便于觀賞,此處四周沒有任何人工光源。因為沒有風(fēng),所以溫度即使很低并不覺得刺骨,不知不覺中,人處在這寒冷、空曠的三維空間里,面目表情和氣息都逐漸被冷凝。
白天里周圍茫茫的白雪,此刻只是冰冷的海綿,在晶亮的星星耀映下,泛著幾點零星夜光,瞬間吸沒人的言語和熱情的溫度。
經(jīng)過頭兩天的預(yù)熱備戰(zhàn),一些團里的“專業(yè)人士”開始在戶外支起長槍短炮似的相機,早已將熟稔的各類參數(shù)設(shè)置完畢。
順便說一下,我們剛到費爾班克斯時導(dǎo)游便告知,蘋果手機無法拍攝北極光,單反相機以及華為和三星的某些型號手機尚可,他熟知各項參數(shù),可以提前教大家調(diào)配。
“前兩天都是忽然多云下雪擋住了極光,如果今天運氣再不好大家請放心,我手機和電腦里存著許多圖片和視頻,都是我們公司員工拍攝的最佳作品,需要的話我隨時為大家提供。”
導(dǎo)游今天忽然冒出這番安慰的話,讓大家對之前“此地每年有近200多天可看北極光”的宣傳語有些失望。
熟悉完觀測場地,我就一頭鉆回服務(wù)大廳里品咖啡?,F(xiàn)在能理解為什么歐美老外都喜歡喝咖啡,在這冰天雪地、寒冷寂寥的環(huán)境里,確實只有這種來自熱帶植物發(fā)出的濃郁香味能讓人喚起不盡的溫暖。
Ⅳ
快去看吧,北極光這就來了,已經(jīng)有前照了。
隨著導(dǎo)游話音未落,大家爭相步出門外。通過里外兩道遮風(fēng)擋光的大門,我們來到這片平闊的觀測點上,只有腳下咯吱咯吱的響聲,方知這里是一片綿軟的雪地,仰望天空只有星星點綴,而四周則是伸手不見五指,黑蒙蒙一片。
忽然上前方出現(xiàn)一道灰白的帷幕,沿著山巒頂峰漸漸升起,越來越大,越來越明,好像一扇天門被無形之手向我們迎面打開。
先是一片暗白的光闌由天際向我們緩緩駛來,在它的照耀下,我看到天邊高處斑斑點點飄著一些薄云,此時眼前綿延的山巒被畫出明晰的輪廓,那是覆蓋植被的積雪反射出的瑩亮。
哦,傳說中的北極光就要來了,也許很快我們就要看到那曼妙的形影,變幻莫測的色彩,還會聽到那忽隱忽現(xiàn)奇異的聲響。
然而就在我全神貫注地觀察,耐心等待奇觀之際,身邊不時傳來同行團友的一陣陣驚呼。
Ⅴ
“快看啦,太棒了!我也要照”。
一群人包攏在一架單反相機的周圍,都在伸脖瞪眼地盯著那狹小的一塊取景屏幕。
“好,大家排好隊一個個來。喂,麻煩那位老兄別開手機燈,我們照相呢!”,團友攝影師邊提醒邊組織我們團成員依次拍照。
一個個團友輪流跑到鏡頭前,背對北極光,做著各式POS興奮地擺拍,其他大部分人依舊湊在相機的屏幕前看著攝影師取景、調(diào)光….
那位專業(yè)攝影團友已連續(xù)三晚都在寒冷中調(diào)試設(shè)備,不好意思剛剛有北極光的前奏就立馬讓人家為我拍照。 既然自己沒有帶單反相機,手機又偏偏是蘋果,那么干脆好好用自己的眼睛去慢慢等待絢麗景致的到來吧。
果然,天際邊緣銀白的帷幕越來越寬越來越亮,向我們展現(xiàn)出不斷變換的灰與白、明與暗的背景,我安靜地守候在它的面前,急切想看到更多斑斕的色彩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