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葉舟輕
上市公司的女白領葉藍秋以決絕的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這是影片發展到高潮的部分,也是臨近片尾的一個橋段,她的死給了活著的其他人清醒的反思,最后的鏡頭是楊守誠回憶他幫生前葉藍秋拍的視頻,視頻中葉藍秋說:“我要享受每一個鐘頭,每一分鐘,每一秒,每一天。”由此,畫面定格,淡出。
人生是無常的。死亡是每個人的必然選擇,過程會終結,結果是虛無。可有時候它來臨的那么突然,讓人措手不及,讓人陷入無限恐懼與絕望中。貌美如花,工作上進,得到老板賞識的葉藍秋在一次例行體檢中被告知患了癌癥晚期,她沉浸在恐懼與恍惚交織情緒中,在公交車上沒有讓座給一位老人,并由此遭到了網民的人肉大搜索,如果說,癌癥是她被動選擇死亡的根源,那么,網絡一邊倒的譴責是她主動走向生命滅亡的罪魁禍首。
“人肉搜索”是把雙刃劍,成了當今社會對追尋真相的一種便利網絡工具,從反面講,也成了無形的殺人工具,那就是網絡暴力的代替詞。葉藍秋直轉急下的命運,從例行體檢被判死緩的那天開始,她的不讓座事件剛好被同車的記者看到,對于一個跑社會新聞記者來說,她的職業天性就是敏銳地捕捉到所謂的熱點事件,陳若曦利用自身的記者資源,主觀判斷意識,引導網民輿論走向,把葉藍秋逼向深淵。鋪天蓋地的網絡打擊迎面而來,連小學的學校,住址,手機都被搜出。葉藍秋像被脫光了衣服,赤裸裸地曝光在太陽底下。被捆綁在道德的絞刑架上接受審判。
可能,葉藍秋原先是不想死的,她向老板沈流舒借了一百萬,說“我要用這錢去救一個人。”或許,她是矛盾的,她已經有了死的決心,她只給自己七天活著。她想好好享受生命的最后七天,所以蹦極,看日出,把平時不敢做的,沒時間做的事,都經歷了一遍。
這個堅強的葉藍秋,并沒有利用自身貌美資源走捷徑,天天擠公交上班,終于在無法掌控的命運面前,在辦公室里,趴在沈流舒肩膀上痛哭,這一幕剛好被沈流舒的太太莫小渝撞到。
莫小渝與沈流舒結婚十五年,十五年的婚姻,經過歲月磨礪,早已千瘡百孔。莫小渝年輕的時候是彈鋼琴的,“沈流舒在開始時對她非常非常的好”,莫小渝說這話時的眼神是幸福的,如今像關在鳥籠里,過著錦衣玉食的富人生活,但有錢,未必開心。
在葉藍秋自殺后,莫小渝自責分萬分,在自責自己不該向電臺打電話,給葉藍秋莫須有的小三罪名,也開始了女性的獨立意識覺醒,想要掙脫婚姻的桎梏。
影片中有句沈流舒說過三遍的話“我看上的女人,我還需要偷?”這是個自負又自傲,滿眼里只追求成功,男權至上的男人。
有一種愛情直抵靈魂,我想,楊守誠在蹦極那時刻就愛上葉藍秋,陳若兮是他好了三年的女友,給他做了三年的三明治,七天也罷,三年也罷,愛情是不可以量化的。
葉藍秋在遺書中說:“我愛你,可是遇見你,太遲了”
陳若兮對她男友說,不僅她愛上你,你也愛上她。
在愛情世界里,原本就沒有對錯。
陳凱歌以白描的影視手法拷問了人性虛偽與真實,悲劇的結尾留給人們更多是反思
葉藍秋說:與其在恐懼中等待死亡,不如直接面對。所以,她選擇了縱身一跳,直面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