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組金華吹頭小哥的照片在網上大火,很多女生組團觀光打卡。微博一開,瞬間粉絲暴漲,截止今天,已經104萬粉絲,一時間變成網紅,小哥各種不知所措。
我一直以為自己不愛追熱點是因為清醒,深知光芒太耀眼會遮蓋事物的本質。
看了吹頭小哥的照片才知道,之前只是因為顏值不夠。
好吧,我也只是把小哥的第一條微博下面的兩萬多評論看了一遍而已,并沒有很癡迷。
風景總是別處的更美,眼觀四周,我遇到的理發師都離日韓畫風的美男子相去甚遠,顏值比不上,專業技能也有待提高,每次剪頭發,我的心情都很忐忑,顏值也總是在剪頭發前的“還湊合”和剪完頭發之后的“太湊合”之間徘徊。
除此之外,我不喜歡去理發店,還因為有一次剪頭發,理發師的褲子拉鏈沒有拉,剪的非常慢,給曾經十八歲的少女心造成了巨大的心理陰影。
生完肉包之后,頭發掉的厲害,看著滿地的落發,一邊心疼自己快成禿頂的額頭,一邊嫌打掃房間麻煩,剪頭發,勢在必行。
家附近的小鎮,隨著近幾年城市開發熱潮,開了好幾家理發店,因為鎮子小,基本上老板,店員,洗頭小哥,吹頭小哥,剪頭小哥都是一個人。
那天我們要去參加朋友寶寶的滿月宴,想著既然出門了,就順便剪一下頭發。因為出發的特別早,很多店都還沒有開門,只有新商鋪第一排的那家店開著。
沒辦法,我硬著頭皮走過去。
進店時,剛剛八點,老板應該是剛開門,低著頭站在鏡子前吹頭發。他個子不高,格子襯衫套在他瘦弱的身體上顯得更瘦了,厚重的劉海快要遮住眼睛。看到我進門,讓我先坐。
他繼續吹頭發,前面劉海的位置,吹高了四五厘米。放下吹風機,對著鏡子用手指整理了一下頭發,然后掏出手機,看了一會兒,又對我說,我先幫您洗吧。
洗完坐定。我說我想把頭發剪短一些,短到剛剛能扎起來就可以了,待會兒還有事,麻煩盡量快一點。
他說,好。
半個小時過去,理發師還在剪我后面的頭發。
我說,我還要剪一下劉海,后面就隨便剪一下。說的時候,我抬頭又看了一次掛在墻上的鐘。
好。他不緊不慢的回答,繼續慢條斯理的剪著。這時先生帶著肉包出去轉了一圈過來了,我說你們再去轉一圈,回來應該就好了。
透過鏡子,我看到理發師神情依舊淡定,握著剪刀的手,并沒有提快速度。
去年剛懷肉包的時候,來過一次,當時也是夏天,傍晚時分到店里,還有一個年紀大點的男人,看樣子應該是理發師的父親。倆人正在店里貼價格表,整理一些瑣碎的物品,那時應該是剛開業。店內陳設和現在差不多。
當時只是簡單的要求把頭發剪短,剪了將近一個小時,差點因為妊娠反應吐出來。
此刻坐在這里,可能是心理作用,我仍有之前的不適感。
我只能和他有一搭沒一搭的閑聊,以此來轉移注意力。
他沒有一般理發師擅長聊天,幾乎都是我問一句他答一句。
理發師這個職業,三分靠手藝,四分靠聊天,還要三分靠顏值啊!生意好不好,聊天很重要的。
這期間,來了一位女士帶著一個孩子,準備給孩子剪頭發,看到店里只有一個理發師,便說要去別處看看。我連忙說,我快好了,這么熱的天,在這里等還涼快一點。他們看到我先生和肉包,留下來逗肉包消磨時間。而理發師沒有多說什么,也沒有加快速度的意思。
出來之后,我和先生說,再也不想來這家店了,太慢是一個方面,作為老板,完全沒有賺錢的積極性這點讓我太不能忍。
先生說,你可以去另外幾家,這條街的另一面,開了好幾家理發店,有個黃頭發的小伙子剪的挺快的。
我心想著,再怎么樣也要過一兩個月才會再剪頭發吧,沒想到,過了半個月,頭發就超出我的容忍范圍,這次,毫不猶豫選了老公說的那家剪的快的店。
去的時候是下午,老板,也是兼洗頭吹頭剪頭一起的小哥,正坐在門口的椅子上玩游戲《王者榮耀》。
他抬起眼皮看了我們一眼又迅速回到手機屏幕,然后說,我要把這局游戲玩完,能等就等,不能等就算了。
先生聽到熟悉的聲音,說,來來來,我幫你玩,你去剪頭發吧。
理發師雖然有點不情愿,還是把手機遞給了先生。我連忙說,放心好了,他是高手。
洗過頭發在鏡子前坐定,我便打開了話匣子。
現在咱們鎮上新開了好幾家理發店啊。我說。
不只幾家,十好幾家了,就我們這條街,前前后后都好幾家。理發師不僅剪頭發快,說話速度也快。
那你們競爭夠激烈啊!我不禁感嘆到。
那是,對面那家,從上面搬下來的。他繼續說到。也不能說是搬下來吧,上面那家也還在開,對面是那家店老板的侄子在打理。他侄子之前在他店里學藝,學成之后開了對面那家店。
我說,那你在哪里學的手藝?
感覺他說這話是另有含義。果然,他告訴我他是在北京學的手藝,之前在鎮上另一家店打了幾個月工,前不久,才開的這家店,很多顧客都是之前那家店的熟客。
他似乎對讓人等很不以為意,還把它當作是老板的特權,很得意的對我說,反正我每天沒事就在這里玩游戲,有客人來都要等我玩完一局再剪頭發的,能等就等,不能等就走,我不強求的。
半小時不到,頭發剪完了,當我提出感覺劉海可以再多剪一些會更好看,他直接對我說,要好看干嘛?那樣會更熱的。
我竟無話可說。
一個月時間,接觸了兩位理發師,同樣都是自己開店,同樣都是一個人身兼數職,兩者的差別如此之大,給了我很多的啟發。
前者每天勤勤懇懇,早早開店,但做事拖沓,不懂變通,而且業務單一,時間越久,越是生意難做。
后者雖然手藝不錯,效率也很高,但是事業心不夠,游戲至上,雖然有回頭客,但客人等待的次數多了,也很容易流失。
取長補短,愿每個在職場打拼的人,都能認真對待每一份工作,身處每一個崗位都能綻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