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你們干了壞事,你們的媽媽有沒有跟你說過“你小心著,我給你攢著呢,等過一段時間我好好收拾你”。
哈嘍,再一次的看到我了~~~今天我跟大家聊聊“媽媽們的那些事兒”
比如,我小時候干了某一件壞事,這個事兒壞不壞當時我肯定是沒有這個意識的,反正在我媽媽的眼里這是個錯誤,那我媽看到了或者發現了這個事兒,然后我就經常聽到我媽說“我給你攢著,等到哪一天我好好收拾你”,其實真的等到那一天扯出事兒,我壓根就不知道我媽到底說的是哪件事,是今天發生的這件事兒,還是之前發生的好幾件事?我自己也搞不清。
你說這樣的教育方式好嗎?一點都不好 ×××××
第一,如果媽媽們攢著孩子的過錯,你會發現積累的不僅是時間,還把你自己的負面情緒也積攢下來了,媽媽們就成了忍者,等哪一天真的到了點燃爆炸的那一刻,那就不是小事了,而這個爆炸性的時刻不是孩子造成的,是媽媽自己造成的,如果你能夠及時解決這個事兒,那你的情緒是不是也就隨之消失了,對不對。
就像現在曝出的很多關于夫妻矛盾,家庭矛盾的情況,有時候孩子的一句話,丈夫的一句話,媽媽們就已然崩潰了。為什么?就是因為之前已經積累了太多的負面情緒,太多的矛盾沒有及時解決,藏著、噎著、忍者、受著,等到最后受不了了,爆炸了,沒法忍受了,是不是。所以一直忍者,一直攢著對方的過錯根本不能解決問題,也不能讓這個問題隨著時間的消逝而消失,反而會讓這個問題就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越滾越大。這就和心理問題的積累是一樣一樣的。有的人心理有點不舒服,不管,漠視,然后一天天積累一天天積累,總覺得第二天就好了,一個月后就好了,半年后就好了,結果最后抑郁癥、強迫癥······
我們要明白,所有的問題都不能隨著時間而消失,只有面對才是解決問題的唯一之道。
第二,這樣攢著,對孩子認識事情的好壞,對錯沒有一個明確的標準。孩子自己做了哪些壞事,他當時是沒有這個認識的。在沒有意識的情況下,你得一對一的告訴他,什么意思呢?就是這件事發生了,你發現他哪里做的不合適做錯了,那么你就及時跟他說,這個時候他才能明白“奧,你說的是我剛剛做的這件事兒”。否則你說一件事連帶著前面的好幾件事一起說,誰知道你說是哪件事兒呢?有些事兒你自己看著是類似的,實際解決問題的時候不能這樣去歸類。情景不同、時間不同、涉及的人物對象不同,事件也是不太一樣的,所以要做到精確,那么孩子犯的錯就都得一對一,一次針對一件事兒去說。
第三,這樣攢著,你的獎懲一點都不及時,不會起到強化的效果。這就是涉及到管理學中的一個知識點“熱爐法則”,其中一個就是及時性原則,意思就是獎懲你得及時,不能拖著或延遲很久的時間。
比如,你家孩子早上在墻上畫了亂七八糟的涂鴉,把白白的墻壁涂抹的黑黑的,而且是擦不下來。你看到了很生氣,但是你沒說話,你忍著。然后過了幾天下午又看到他拿著水彩筆,他還沒有在墻上畫,他只是拿著水彩筆玩,你就很生氣,然后打了他,嘴上說“一天就拿水彩筆亂涂亂畫,不知道往本子上畫嗎?非要往墻上畫”。大家說這樣的懲罰告誡有用嘛?效果不好。因為你這個時候說,孩子現在沒有在墻上畫啊,他不知道你為什么要懲罰他,他很納悶甚至會有“哎,我媽不讓我玩水彩筆,我媽不讓我玩”這樣的錯誤認知。前幾天他拿水擦筆畫墻的事情早就忘記了。這就是懲罰不及時,不僅沒有達到懲罰的效果,而且還會造成一些新的問題。
再比如,孩子今天在白墻上亂涂亂畫了,你為了懲罰他打了他手心,你之前就已經告訴過他“這個白墻是我們今天辛苦重新粉刷過得,很好看,干干凈凈的,在家里我們要愛護家里的東西,包括這面墻,所以你不能在上面亂涂亂畫,如果我發現你畫了,那么我會打你的手心?!蹦阋呀浉f過了為什么不能這么干,然后孩子還是干了,還是在墻上畫了,那么你可以懲罰他,因為你已經提前預警過了,這就是熱爐法則中的預警性。如果你沒有提前打招呼,沒有提前預警,那么你就不能懲罰他,而是給他講清楚里面的原因。
第四,如果你攢著孩子的錯誤或壞事,等到某一天你爆發了,然后去找孩子“算賬”,噼里啪啦的說了一通,孩子壓根不清楚你說的是什么,他當然聽得很迷糊了,那這樣的懲罰有什么意義呢?只不過是單純的發泄自己的情緒而已。
就像我剛說的,孩子媽媽看到孩子拿水彩筆玩就很生氣,這里的生氣是因為之前她看到墻面被孩子涂的亂七八糟窩了一肚子火,一直沒消下去呢,這次突然破口大罵或者懲罰孩子,只不過是單純的想發泄自己的心頭火而已,跟教育孩子半毛錢的關系都沒有。
大家想想看,你們的媽媽有做過這樣的事兒嗎?如果有請重新解讀當時發生的事情。
如果你是媽媽,你可以自己反思一下,自己有沒有以上這些行為呢?如果有,請及時修正。
這也就是大家為什么很討厭媽媽們說“這都是為你好”,打著“為你好”的旗幟,發泄著自己的情緒,讓孩子承受怒火的同時,還得覺得“哎呀,媽媽是為我好”,你想這樣的教育方式,孩子對媽媽的愛和恨哪個更多呢?
那么如果你是要獎勵孩子做的某一件好事兒,也要及時啊,不要等這個事兒都過去十天半個月了,才想起來獎勵,那對于強化孩子做好事的積極性也沒有起到任何的作用。
所以啊,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問題上,一定要遵循“及時性原則”,該教育的及時教育,別拖,該獎勵的該鼓勵的及時獎勵,也別拖。
不僅教育是如此,情侶之間,夫妻之間出現問題,也要遵循“及時性原則”,不能不管不問,也不能攢著拖著,等到實在忍不住了大爆發了,然后陳芝麻爛谷子的事都扯出來,你說你的,他說她的,兩個人不在同一個頻道上還吵得熱火朝天的,這就是情侶間吵架越吵越漿糊的原因,就事論事,一件一件搞清楚,這樣生活才會簡單。
好啦,今天的分享就到此結束~~~感謝您的瀏覽,再會!
跟著馬承寧老師學習心理咨詢的快樂,你想象不到~~~
同時,在這里我想征友,想要學習心理學,學習心理咨詢,想要治愈自己,提升自己的朋友,如果您恰好看到我的文章,希望我們能交個朋友,至少從認識開始,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