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邊呢我跟各位朋友分享一個歷史上的典故來解釋什么叫做時制。
我們這一段話呢是出自于三國演義,也出自于三國志,是在中國歷史上一場很有名的戰爭,就是官渡之戰,官渡之戰對曹操來講是他一生的轉折點,從官渡之戰后,奠定他一統北方的局面,官渡之戰也奠定了當時極有勢力的貴族袁紹敗亡,當時袁紹的軍隊號稱是曹操的四倍到五倍,到底有沒有這么多不知道,但是他的兵力很強大,曹操的兵力是非常的薄弱的,那么在官渡之役呢,曹操和袁紹抗衡了幾個月之后,他覺得他打不下去了,那他就想撤守,當他在想撤守的時候,他就寫信給他一個他很依仗的軍師,他曾經稱贊說這個人是我們的張良我的子房,這個人就是荀彧,他寫信給荀彧說我想撤退了怎么辦呢?你覺得可以嗎?這時候荀彧就回了一封信。
這封信就是我們這邊要講的,荀彧在這個信上告訴他,誠尊命,承您給我這封信,讓我幫助你決進退之疑,就是說我這個時候是要進還是要退呢,因為以他說我個人的淺見呢,袁紹悉從聚于官渡,欲與明公決勝負,袁紹也把他所有的軍隊聚集在官渡,所以你們是要一決勝負的,公以至弱當至強,若不能制,必為所乘,是天下之大機也,這是一個很大的一個機,什么機呢,危機轉機?不知道,但是是一個大機,為什么?因為你是至弱當至強,這個時候是一個關鍵點,你若是擋不住你就死定了,所以若不能制,必為所乘,所以說是天下的大機,但是反敗為勝也在這個機。
但是他告訴他你去看一件,你怎么看這個機,這就是我們說的知機,你怎么看這個機,他說紹軍雖眾而不能用,你要搞清楚,就是我們一開始跟各位朋友分享的,你的籌碼你會不會用?人生的智慧是要用,還說袁紹的軍隊,我知道這個人,雖然他的軍隊很多,但是他不善于調度,他不會用,以公之神武明哲,何向而不濟,你這么有智慧的人,你怎么會打不過袁紹呢。
但是他對曹操說的這段話,絕對不是泛泛的鼓勵,不是口惠而實不至,他給他提供一個知機的關鍵點,他告訴他今軍實雖少,未若楚、漢在滎陽成皋間,這是一個歷史的典故,楚漢相爭,劉邦和項羽,在滎陽成皋之間相持了四年,那四年當中,劉邦始終居于劣勢,項羽始終居于優勢,可是最后打敗仗的是項羽,他告訴他說,你現在和袁紹相處的情形呢,雖然你是弱他是強,可是你們之間強弱的落差,比項羽和劉邦來講,差很遠,你的狀況好很多啊,公今畫地而守,扼其喉而使不能進,但是你掌握了一個要點,你扼住了關卡。
所以你要搞清楚,袁紹可能也沒有你想象的那么強,他真的像你想象的那么強他早就一舉把你消滅了嘛,對不對,你們能相持這么久,表示強弱的形勢不是像表面上所看到的那樣,假設真的像表面上所看到的那樣,假設真的像表面上看到的強弱那么懸殊,你們也不會相持那么久,所以一個強弱可能不一定只從具體的數字來看,當然用人的能力,調度的能力也是很重要的。
所以他說你要搞清楚,你們相持這么久,情見勢竭必將有變,撐了這么久了,一定會有變數出現,所以你應該要撐下去,因為你若不變他必會變,他守不住,所以我們要知道有的時候,彼此能不能堅持到最后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他說此用奇之時,斷不可走,絕對不可以走。所謂走就是跑啊,這個走用的是古典的字,現在閩南語里面走就是逃,遇難走就是逃,所以這里的斷不能走就是斷不能逃,他給曹操做了一個建議,所以他說唯明公裁察焉,我提供你一個看法,我提供你一個建議,但是我當然不能堅持你一定要這么做,請你看著辦。
結果呢,曹操聽了他的意見就沒有走,留下來對抗,最后果然發生變化,他把袁紹打得大敗,官渡之戰對曹操來講是影響深遠的一場戰爭。
孫子兵法說,兵者,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一個戰爭呢關系到一個國家的生死存亡,所以你做決策是要非常的睿智,要能夠知機,能夠看到別人看不到的,這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呢你怎么看問題,這是非常重要的,你能不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
美國的國務卿斯勒辛格呢,他也曾經在去年911事件之后,全美一致要去打本拉登的時候,美國的前國務卿部長斯勒辛格曾經跟小布什提過一個看法,他說你要看啊,本拉登希望你怎么做?如何的集思廣益看到重點,這就是知機,時間沒有看對,你要掌握時間,那么基本上呢,不到正確的時間決不出手。
我記得我們小時候有時候看那個日本武士比賽的那個電影,兩個日本武士兩劍相持,就相持在那邊,彼此都不動,從日出等到日落,決不輕舉妄動,為什么?誰先動誰就露出破綻啊,時機不到決不輕舉妄動,除非我看到他的破綻,這就是我們講兵法的,我們除了要待機以外,時機到了眼前,我們也要清楚的知道,適當的時機來出手。
接下來我們要談到機的第三個內涵意義,在軍事上的機,它第三個意義就是講乘機,什么叫做乘機,掌握適當時機這就叫做乘機。
我們看三國演義里諸葛亮的六出祁山,或者說五出祁山,他每次出祁山去攻打曹魏的時候,都是曹魏有狀況的時候,乘機而起,這就是講的乘機,兵法在某個時間上它是強調道法自然的,所以在有些觀念上和道家是一致的,道家思想里講,人生最大的智慧是懂得盜,這個盜就是偷盜的盜,但是它告訴我們,小盜是盜人,小賊小毛賊偷東西是偷人家的東西,大盜是盜天機,人要做大盜不要做小盜,就是做強盜也是要做個大盜,大盜是盜天機,掌握自然的時機,這個觀念呢,用在兵法上也是盜機。
所以很多時候我們讀三國演義,它是孫子兵法最好的教材,三國演義的赤壁之戰就是真正的盜天機,我們知道赤壁之戰,當時諸葛亮和周瑜規劃的很好,就是要用火攻,因為在這個戰略規劃之下,周瑜用了很多的策略,引誘曹操把他的戰船綁在一起,以便利他們火攻的時候全部燒掉,曹操呢就把戰船也在這個規劃之下一步一步的把他的戰船統統綁在一起,當曹操把戰船綁在一起的時候,他底下一個部署就跟他說,這樣會不會太危險了?我們所有的戰船都用繩索綁在一起,敵人要用火攻的話我們會全部被燒光的,然后曹操就跟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