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伽白
最近和人交談,聽到最多的話題就是關于chance——機會。
很多人都說:“只要給我一個機會我就能證明自己”、“我離成功就差一個機會”諸如此類的話語。言辭之間流漏出自己懷才不遇的遺憾,透著一股失意又自傲的氣息。
我也曾這樣抱怨過,甚至覺得自己生不逢時,但生活依舊繼續,生命的齒輪并不會因為你的抱怨而有所停留或逆轉,你依舊是你。
這時,你是否會想過:問題的本身真的就是一個機會就能解決的嗎?
你有明確想過自己需要什么樣的機會嗎?如果沒有,連上帝都幫不了你,因為你連自己需要什么都不知道,別人又能給你什么。即使你明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你又為此付出了多少,來準備迎接這個機會?
機會是留給那些已經準備好的人的,你準備好了嗎?
如果你還沒有準備好,那你需要的其實是change——改變。當你覺得自己空懷報負,無處施展的時候,你真的準備好了嗎?我相信八成的人都沒有。
馬云做創業演講的時候就曾說過,不要等周圍環境都有利于自己的時候才開始創業,因為這個時候的有利環境不僅僅對你是機會,對別人也是。你比別人優秀嗎?你能比別人更能把握好機會嗎?所以,不要期望別人給你機會,沒有機會就去改變自己,創造機會。
這事就有很多人問了:改變什么?怎么改變?
其實這個問題很簡單,曾子曾吾日三省吾身,我們不妨也時常問一問自己:你想要什么?如何去做?還有哪些不足?
我們都經歷過學生時代,學生時代的我們都希望自己變得完美,而這種欲望最強烈的時刻不是高考來臨,而是戀愛的時候。不論是暗戀還是熱戀,身處戀愛中的我們都希望自己能夠變得更完美,增添魅力,吸引對方,給對方以安全感。
同樣,不論身處什么時間段的我們,也不論現在的我們的水平是王者還是黃金或是青銅。我們首先要了解的是我們的目的是什么?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我們需要掌握哪些技能?為了掌握這些技能需要做什么?怎么做?簡單來說就是了解需求,然后去做。
在英國最古老的建筑物威斯敏斯特教堂旁邊,矗立著一塊墓碑,上面刻著一段非常著名的話:
當我年輕的時候,我夢想改變這個世界;
當我成熟以后,我發現我不能夠改變這個世界,我將目光縮短了些,決定只改變我的國家;
當我進入暮年以后,我發現我不能夠改變我們的國家,我的最后愿望僅僅是改變一下我的家庭,但是,這也不可能。
當我現在躺在床上,行將就木時,我突然意識到:如果一開始我僅僅去改變我自己,然后,我可能改變我的家庭;
在家人的幫助和鼓勵下,我可能為國家做一些事情;
然后,誰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變這個世界。
世上最難改變也最容易改變的就是自己,當一個人有了目標,他就已經開始悄悄改變了,如嫩草抽芽般悄無聲息,卻由內而外煥發奕奕神采。
沒有機會那就創造機會,從改變自己開始,是時候對過往抱怨的自己說再見了,向著目標邁進,不斷完善自己,像初戀時那般鞭策自己。
彼時,你也許不會成功,但一定會贏得內心的滿足。
接下來分享給熱愛英語的小伙伴英文版的墓志銘:
When I was young and free and my imagination had no limits, I dreamed of changing the world.
As I grew older and wiser, I discovered the world would not change, so I shortened my sights somewhat and decided to change only my country.
But it, too, seemed immovable.
As I grew into my twilight years, in one last desperate attempt, I settled for changing only my family, those closest to me, but alas, they would have none of it.
And now, as I lie on my deathbed, I suddenly realize: If I had only changed myself first, then by example I would have changed my family.
From their inspiration and encouragement, I would then have been able to better my country, and who knows, I may have even changed the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