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是誰來自山川湖海,卻囿于晝夜,廚房與愛。
每每看到這句話心中總是充滿悸動,好像這就是全部美好愛情的歸宿。成為一家人,喜歡你,就做好吃的給你,互相照顧,風雨中相互扶持。
印象很深的一次是初中的時候,語文老師不知道講哪篇文章的時候,提了一個問題,說你們哪些人家里是一定要等全部成員都到齊才開動吃飯的?
不記得當時有哪些人舉手了,只記得一個關系玩得蠻好又是競爭對手的妹子堅毅地舉起了手。我當時完完全全就是用驚訝的目光看著她,用現在的話來講,就是一個大寫的懵逼。
因為在那會的我看來,真的要做到這一點是很不容易的。所以我甚至都是懷疑她撒謊了的。下課后我還問她,你們家吃飯真的要等每個人都到了才開始吃飯嘛。她很詫異地看著我,或許在那會的她看來,這就是一個很常態的事情罷了,倒是我有點大驚小怪了。
2
后來這件事情一直對我造成了蠻大的觸動。因為在我們家一直都沒有這個習慣的,我的母上大人有時候自己餓了,就先自己做了自己的飯吃了,也不管我們是在外面還是要回來吃飯。
每次我都想責備她,為什么就不能等等,等大家一起回來再吃啊。母上大人的回答總是,我怎么知道你們什么時候回來啊,萬一我等了很久你們還是不回來怎么辦。
所以很多時候我都是自己回到家再下一碗面條給自己。所以慢慢地,導致自己廚藝越來越好,完全可以獨當一面,再到后來,只要我在家,我幾乎都會親自做飯,因為母上大人的手藝實在讓人很汗顏。
有些印象或者觀點一旦形成,就很難再去改變,甚至會有點耿耿于懷。
因為同樣的事情,后來還和母上大人吵過架。不記得哪一年放假從武漢回四川,提前一天打電話給母上大人講說我大概什么時候能到,讓準備點吃的,因為每年促使我回去的最大動力就是那些火鍋串串冒菜干鍋抄手啊什么的。
所以我一路上都沒有吃什么東西,想著從武漢回到四川,終于可以爽快吃肉爽快吃辣了,心里甚是期待。下午兩點多到家,那天幾乎什么都沒吃,家里竟然沒人,打電話也不接,我沒鑰匙,餓著肚子進不了家門,最后又等了兩個多小時母上大人才回來。
一回來我就忍不住生氣了,因為這件事情,那年過年都過得不開心。心中甚是芥蒂。雖然心里知道母上也是有事情,但是就是覺得又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為什么不能早點回來呢?為什么不能準備著飯菜等我回來呢?
所以去年在廣州地鐵上,看到公益廣告說過年回家家里人準備了一大桌飯菜等著自己的畫面,我瞬間就淚崩掉,一個人在地鐵上哭成了一個大傻逼。
3
當然我也沒有什么理由可以去責怪母上大人,或許母上大人在小的時候家里也沒有這個習慣,或許這些太多的要求和期待對于她來說確實太過于苛責。
當然從小到大這么多年,也不全然都是這么糟糕的記憶,還是有那么一些美好的記憶在心間,只是有時候自己用那些不好的記憶蒙蔽了這些罷了。
小學的時候每天中午是在學校吃飯,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學校一個月做一次肉,家里也不經常吃肉,因為的確是一件太過奢侈的事情了。所以每次母上大人做了回鍋肉的話,就一定會放在鍋里溫著,我每次下午三點放學,在路上浪一個小時回到家就還可以再吃一頓。
有時候小伙伴也會一起來我們家蹭一頓飯。這些年再提起,小伙伴說真的有一次印象很深刻,一路上玩得太累了,回到我家已經是快餓傻了,兩個人看到鍋里的一大碗的胡豆,分分鐘就把它解決完。她說,在我家吃飯的次數也不少,就唯獨這一次印象很是深刻。
再后來住校,也就慢慢就沒有這個習慣了,母上大人也再也不會還把菜和飯溫在鍋里等我回來再吃一頓。
4
前段時間和朋友住在一起,每天她去上班,我就在家學習,買菜,準備晚飯,然后再等她回來一起吃。因為也是一個人住慣了,她說每天回來看著燈亮著,聞著廚房飄來的香味,洗個手就可以吃飯的日子實在是太好了。
朋友在銀行上班,大多數時候都是加班到七點多,我也就按著時間做飯。有時候她們結賬多了一百塊,那天估計就得挨到八點才能回了,這種時候她總是打電話來說不然你自己先吃吧,每次我都很堅持,我說,沒關系,我把菜都放在鍋里溫著,我先看會電視,等你回來再一起吃。
一直沒有告訴她我的這份堅持到底是從哪里來。我想,等你回家吃飯,就是我對你愛的一種表達吧。
因為一直喜歡做飯加上心理上的這種小堅持,未來特別希望自己可以做一個家庭主婦。因為這個事情還被自己做電臺的朋友當做反例說“高學歷的女孩當家庭主婦是不是浪費”。其實我自己倒是覺得沒有什么浪費不浪費的說法,在不同的位置依然可以一樣發光發亮。
5
有段時間網絡上有句話很火:XX,你媽媽喊你回家吃飯!
自己倒是覺得這句話太貼近真實的生活,很像童年階段的生活。傍晚的時候,家家戶戶的炊煙就開始緩緩升起,可是我們玩得多開心啊,哪里舍得走。
直到空氣中飄著的都是香噴噴熟悉的食物味道的時候,就有家長開始叫孩子回家吃飯了,只要有一個孩子被叫回家吃飯了,其他人估計也就玩不下去了。
拖著有點疲憊的身體晃蕩著回家, 想著今天衣服又磨了個洞,應該不會被罵吧。
回到家沖向廚房:哇,好香啊,我們今天吃啥好好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