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在我這有個姓張的人,做了幾樁掙錢的買賣,發達后又購得田產、山林無數。他原本也是窮苦出身,雖然后來大富,家里卻絕對不是門庭森嚴,過路的人口渴了,隨時可以進他家去喝水,而且必定奉上茶水,不會給人喝涼水的。
這么說吧!不管生人、熟人只要你進他家門,必定有頓茶飯。不是一般的飯,分兩頓,先是一碗水煮荷包蛋,然后才是飯菜。
在那年代,一般人家只有招待不經常上門的親戚,才有這樣的規格。遇到有上門要飯的,從來不是施舍剩飯,而是直接送米面。他雇長工做事,只談工錢,從來不說你一天要做多少多少事情。修橋造路更是捐出錢財無數,被人們稱為:張善人。
美中不足的是張善人家代代單傳,到了他這一代,膝下仍是只有一個兒子。雖然說富甲一方,成了方圓幾百里的名人,但也沒有擺脫世代單傳的魔咒。更加讓他發愁的是兒子雖然娶了正室,后來又娶了三房姨太太,可每次生出的都是丫頭。
張善人這個急啊!難道自己偌大的家產無人繼承?當他到了晚年的時候,實在是心有不甘,就自己做住讓兒子收了家中一個丫環為妾,期盼著這名小妾能為家中添丁生子,不至于斷了張家香火。
轉眼到了第二年,小妾果然為張家添了一子。張善人一家高興壞了,燒香敬佛拜祖宗保佑張家一門香火不滅,還親自給孫子取名張寶兒。老年得孫,也是人生一大幸事。就這樣張善人在人間又享了幾年天倫之樂后去世了。
張善人去世后大概有十年光景,家中這個唯一的寶貝孫子那年十五歲,突然有一天生病了。每天都是渾身無力,躺在床上起不來,雖遍尋名醫診治,仍不見好轉跡象,也查不出病因,就這樣拖拖拉拉的一年有余。
一天,寶兒對他媽媽說:“媽,我今天想吃肉。”
寶兒媽一聽,心想兒子平時最多只是喝點稀粥,今天卻想吃肉,是不是那位名醫的藥方起了作用,兒子身體有了好轉。當媽的想著想著心里十分高興,兒子別說是要肉了,就是吃山珍海味也沒問題。便對兒子說:“要吃肉,好,媽現在就到廚房親自給你做。”
肉燒好后,當媽的親自盛了少半碗端給兒子,并且囑咐寶兒說:“兒啊!由于你長期生病,腹中沒有油水,今天少吃些,等身體徹底好了,山珍海味隨意吃。”
寶兒點點頭,一連吃了好幾塊,由于吃得開心,臉上露出難得的笑容,正在吃的高興的時候,一塊肉突然堵住了食管,上不上,下不下。
看著兒子那痛苦的樣子,寶兒媽急的直哭,連忙捶后背,可是為時已晚,寶兒最后還是沒氣了。當媽哭的死去活來,家里所有人聽說后都過來勸她說:人死不能復生,再說你自己都上了年紀了,不要再哭出個三長兩短的。
寶兒媽覺得是自己害死了兒子,兒子的一生太短暫了,只活了十幾歲便離開人世,越想越覺得對不起兒子,便派人到外地買最好的木料給兒子打一副棺材。
買來木料后請匠人打造棺材,由于寶兒媽要求做工一定要精細,棺材整整花了七天才完工,原準備第九天安葬的,可就在第七天晚上奇跡發生了。蒙在寶兒臉上的黃紙忽然一會動一下,一會動一下,當時守靈的人都在閑談。
突然,寶兒呼的一聲坐了起來,連著打了幾個哈欠,伸了個懶腰,說:“這一覺睡的好舒服啊。”
這一句說話聲不要緊,把在場的人嚇的一個個奪門而逃,有幾個人鞋子都跑掉了。寶兒媽聽到兒子活了,一把抱住兒子的頭:“我的乖乖、我的兒,這下好了,我兒回來了。”
后來發生的事就更奇怪了,原本在床上躺了一年多的寶兒,自從復活后能下地走路了,一時在我們這傳遍了這件奇事。
后來聽說,寶兒媽問過兒子,你都已經死了又是怎么活過來的。
寶兒說:“那天我死了以后,來了兩個鬼差將我押走,鬼差對我說閻王找我有事。走到奈何橋時我不肯過,還被兩個鬼差推的摔了一跤,無奈只有聽他們的。過了奈何橋放眼望陰間,大路寬暢,樓房連片,到處鳥語花香。夜晚燈火通明,到處歌舞升平。好一個極樂世界啊!陰間不知要強人間多少倍。”
再后來我們一行仨來到閻王殿,我一看閻王,好標致的中年人。只聽閻王說:“張判官,張寶兒是你管轄地界的人,你看看生死簿上他是上天堂、還是下地獄。”
張判官看著下面的寶兒,那、那、那、那不是我孫子嗎?然后用眼瞟一下生死簿,轉身向閻王稟報:“張寶兒還有五十年陽壽,是鬼差抓錯了。”
閻王聽了說:“張寶兒既然還有五十年陽壽,那好,等事情弄清了再審。”
事后張判宮找到寶兒,說清了其中的原委,爺倆大哭一場,原來張善人在世時做的都是善事,去世后閻王按張善人在世時的功績,便被封為管轄一方的判官。
再后來兩個鬼差為了討好張判官,又把寶兒按原路送過奈何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