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定要做時間管理
人永遠都不會忙到沒有時間做某件事,只是那件事沒有放在你的 top priority(當務之急)而已。
現在自己手上有香港理財投資和海外教育的兩個項目,開辦事處,找合適的合作伙伴,自己團隊建設和培訓,公司內部構架等,每天忙得和狗一樣。沒有有效的時間管理,只會深陷泥潭。
因此一般能 10 分鐘說完的事,就不要拉長半個小時。
在麥肯錫有個 30 秒電梯理論,凡事要在最短的時間內表達清楚,直奔主題和結果,能打電話解決的問題,就盡量不要見面,路上兩個小時,和 15 分鐘的電話,其實沒多大區別。
所以郵件在工作中的溝通太慢,極有可能被微信右上角的“發起群聊”所替代(千萬不要把微信定位為一個單純的社交工具)。
提高一件事的時間使用效率是戰術層面上的考量。但更重要的智慧,在于同樣的時間,選擇做哪些事,而不做哪些事,這是戰略的思考。
過分忙碌一定會導致盲目。人成功,并不是因為他做了什么,而在于他選擇沒做什么。這句話看似勵志雞湯,卻是實在干貨。承認吧,很多時候,辛苦不賺錢。李笑來同志都在他的公眾號里天天寫如何理財的文章了。
有些社交,就是無效的,自我要求高的人,一定吝嗇自己的時間,也不會來浪費你的時間。
就是那么有范!
時間管理的目的,一是在于項目分類,二是提高單位時間的使用效率。但最重要的,是真正把自己從時間里解放出來,駕馭,而不是被駕馭。
村上春樹每天早上寫作,俞敏洪定期游泳,能管理好時間的人,都是自律的人。時間花在那里,你的價值就在那里,你的人生,也在那里。
二.身體管理有時比時間管理更重要
當今社會,物質相對豐盈,年齡增大,基礎新陳代謝變慢,肥胖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幾乎是不可逆的宿命。保持身材這件事,就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前段時間工作沒日沒夜,忽視了健身和流汗,不知不覺身材像氣球一樣,吹起來了一圈,有一天坐下來的時候,發現肚子上的扣子好像要爆了,才意識到事態嚴重。
(稍微夸張點說 ,看破別說破)
這就暴露了時間管理和身體管理的雙重失敗。
有個奇怪的現象,越忙碌的人,越會抽出時間來鍛煉;早上起來游泳,或者晚上回來跑步。看過華爾街那些金融男秀身材的帖子吧。
是的,這個社會,顏值就是那么重要,袁姍姍被黑了一年,兩條馬甲線就可以路人轉粉,甚至黑轉粉。
大家都太沒有耐心來慢慢地發現你的內秀了,你的身材和顏值,就是你的包裝。包裝不行,別人沒有打開的欲望。這個和年齡沒有關系。
肌膚目前還緊致的,臉上有蘋果肌的,恭喜你,你還年輕。
這樣一想,肥胖的人,是不是只在乎曾經擁有,而不怎么在乎天長地久的人,缺乏戰略性思考的長遠眼光。
三.執行力才是一切,其他都是扯淡
在哈佛大學和留學生朋友聊天,哈佛商學院的程博士那句擲地有聲的話,至今在我的腦?;厥?/p>
“我分析了那么多案例,看了那么多項目,我總結,最重要就是執行,其他都是扯蛋?!?br>
執行有兩種,一種是你想明白了,就挽起袖子干了;另一種是你還沒徹底想明白,但你覺得不這樣做以后一定會后悔,就干了。
馬云也承認,當初做阿里巴巴的時候,做夢都沒想到會成為現在這個樣子。別裝了,大家都不是什么圣人,這個世界,沒太多真正智者。我們都是摸著石頭過河,只不過有些人一不小心上了岸而已。
因為現在這個世界,沒有什么是穩定的、絕對的、不變的、理想的。擁抱變化,及時更新并享受學習的樂趣,或許才是這個時代的主旋律。
我有時候都分不清自己的身份,搞金融的,辦教育的,現在還算是半個自媒體人,跨界中游走。有人覺得這分散精力了,不夠專注。
但是我知道,其實這些都是相連的,每塊能力都有一個釋放的平臺,構成完整的立體的自己。單一的價值,終究顯得單薄。
贊同一諾所說的——請忘記你的專業。
那么一點點的幸苦讓我覺的幸苦,只因我想得到底更早,比那些達變的人達到的更早
有的話說多了都是馬賽克
閉了
插播一組畫畫 喜歡我的文章雞湯關注我 隨機送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