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時間能倒流 ? 我一定對國企說NO
一個人躺在床上,望著空蕩的天花板,細數這幾年發生的種種,覺得自己失去的不只是青春,還有對人生的想象。
記得22歲初入職場時,無數次幻想自己28歲的樣子,是精神抖擻、目光深邃,舉手投足間散發著智慧,還是意氣風發、激揚文字,觥籌交錯間指點著江山。可惜這些場景都沒能實現,如今依舊是一個人龜縮在狹小的房間里,身邊推著無數份外賣,看著無趣卻又無法放棄的YY小說,打著無聊卻又無法抗拒的LOL。
有人說:“人生的痛苦,在于現實與夢想的差距”,或許在外人看來,我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并且年紀輕輕已提為副科,在同學之間也有足夠吹噓的資本,中XX副科級干部。可誰又知道,如果能回到6年前,我一定會對自己說,千萬不要進國企。
6年來,我從職場新人成長為副科級干部,熟練掌握了公文通知、匯報總結的撰寫方式,掌握了會議培訓、活動接待的各個環節,能在點到為止的話語中透露自己的想法,能在杯杯白酒中增進相互的情感,所作所為也讓同事及領導認可“小伙子不錯,有悟性”。本以為這6年,我沒有虛度,能力與素質無時無刻不在提升,XX局辦公室系統先進個人,XX局優秀團員;可我把這些經歷、榮譽制成簡歷,投向體制外的私企時,卻石沉大海,杳無音信。
難道國企這6年,所經歷的,所學習的,在外界看來,根本就微不足道、不值一提?滿滿的失落感瞬間向我襲來。
冷靜一想,這6年外界發展日新月異,從起初的移動互聯網,到現在的人工智能、共享經濟,無數的企業如大浪淘沙般起起伏伏,3-5年上市的公司比比皆是,滴滴、今日頭條、新美大、摩拜單車等公司如雨后春筍般席卷全國乃至全世界,整個互聯網行業如同14世紀大航海時代的狂歡,處處充滿著機遇與挑戰,“大冒險”的工作節奏也鍛煉著人們能力素質,而我卻如中世紀的明朝子民,關注眼前這一畝三分地,過著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BAT、TMD、P2P、O2O、TMT、UGC這些聽都沒聽過的詞匯,充斥著一篇篇的創業網文,自己的知識架構已和這個時代嚴重脫節,難怪投出的簡歷無人問津。
其實,我也無數次鼓勵自己,離開吧,遠離這個封閉的圈子,去經歷互聯網時代的澎湃浪潮,可長期的封閉,讓我對未知的環境產生了莫名的恐懼,長期的安逸,也讓我遲遲不敢邁出那一步。哎!一入國企深似海,管你是否蓬篙人,最后終變蓬篙人。
未來的路在哪?誰能告訴我,或許再過幾年,我也和身邊的同事一樣,按時上下班成為了習慣,每晚麻將成為了必備項目,喝酒唱歌成為了工作必須。
哎!別說這些了,乏味的工作只會讓想象離我越來越遠,我還是忠于企業,愛崗敬業吧,用生命去等待可知的未來。只愿下輩子變成一條狗,快樂的、幸福的向生活搖尾乞憐。(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