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得真快,還沒想好2018年該怎么過,就已經過去了5天。昨天的會議記錄日期欄上,還習慣性地寫了“2017/1/4”。
心還留在2017年,身體已經跨到2018年。
2017年,我開始了職業生涯的一次大冒險,從工作了20多年的國有銀行辭職,拋棄了一份穩定、體面的工作,帶著多年積累的金融知識,來到一家新成立公司,開始了全新的金融創新工作。
隨著年齡變大,離人生的終點越來越近,可以隨意浪費的時間不多了,對時間愈加珍惜,焦慮感也在增加。
2018年怎么過?這個問題在腦子里出現過好多次,讓我變得更加焦慮。
好在這5天也做了兩件有意義的事。第一件事是在「得到」App認真地聽了羅振宇《“時間的朋友”2017年跨年演講》兩遍,對身處的這個蓬勃發展的祖國加深了認識,提升了自己對學習的興趣。
羅胖在演講中多次講到自己的焦慮,他把自己的一個個焦慮通過向專家請教,一個個化解掉了,并給客戶奉獻了一場含金量很高的演講。
受此啟發,我也把我的焦慮變成學習的動力。
今年做的第二件有意義的事,就是報名參加了王佩老師的《好中文寫作課》第二期。計劃用時半年,每周讀書、聽課、寫作,完成10萬字的寫作計劃。這些目標看上去就讓人熱血沸騰!
活了這么多年,總算活明白了一個道理,時間最容易在瑣碎中一事無成的過去,而那些項目、計劃就是把那些瑣碎的時間收集起來,裝在一個盒子里,讓它們變得更有意義。所以,給自己定一個需要花點時間去干的目標,是防止時間莫名流失的好方法,也是減少焦慮的好方法。
把馬拉松當目標,這兩年我跑了2500公里,跑完了一次正規半馬比賽,慶幸沒有變成馮唐筆下的“中年油膩男”。
把考證當作學習目標,今年考到了證券和基金兩個從業證書。
把聽羅輯思維當作目標,在開車、運動、上廁所的碎片時間里,聽完了羅輯思維開播以來的所有節目,還多聽了好多「得到」的付費課,認知得到了升級,才有了辭職從頭開始的勇氣。
對我來說,用目標倒逼自己去努力是一個很有效的方法,一旦邁出了第一部,越往后越容易堅持,因為放棄的成本越來越大。
2018年發個宏愿,定了以下這些目標:
1、認真完成《好中文寫作課》所有要求。因為開始比別人晚了一個多月,要把前面的作業補上,再跟上課程進度,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相信和其他計劃一樣,只要開始了就能堅持下去。
2、下半年在準備充分的情況下,參加11月份的馬拉松比賽,并跑完一個全馬,為此,8月份就要開始訓練。
3、養成每天寫點文字的好習慣,讓寫作倒逼自己讀好書,輸入好內容。讓文字輔助并記錄自己的思想,給孩子當個好榜樣。
4、完成年初定下的公司發展計劃,幫助更多的小微企業走出困境,發展壯大。
2018年,用KEEP上的一句話來自勉——自律給我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