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在宰相姚崇和宋璟的鼎力幫助之下,二十年來國泰民安。但是,自從姚崇去世、宋璟告老還鄉、李林甫任宰相以后,“開元盛世”就結束了。
開元二十五年,唐玄宗最寵愛的妃子武惠妃死了,他十分傷心。雖然后宮三千佳麗,竟沒有一個是玄宗喜歡的。三個以后,玄宗過生日,也就是萬壽節。妃嬪、兒女和文武大臣們照例要給皇上賀禮。行禮一批一批朝廷,玄宗心情仍然郁悶,只是勉強應付著。輪到兒女們來向他祝賀,忽然,他眼前一亮,看到站在他第十八個兒子壽王李瑁身邊的一個王妃裝束的女子是那樣美麗動人,特別是她那雙眼睛,顧盼之間,光彩四射。玄宗皇帝怦然心動,問高力士:“李瑁身邊的那個女子,是壽王妃嗎?”高力士回答道:“是的,壽王妃姓楊,叫玉環,是陛下和武惠妃替壽王選的妃子。奴才記得她是十七歲入壽王府,今年二十二歲。”盡管知道這女人是他的兒媳,可玄宗還是決心把她收為自己的妃子。
高力士給皇帝出主意,說直接把王妃宣進宮來怕人議論,不如表面讓楊玉環到道觀里當女道士,暗中接她入宮。玄宗認為這個辦法可行,便同意了。于是,高力士就去動員楊玉環“出家”。楊玉環不敢抗旨,終于被迫請求“出家”了。她“出家”的地點是太真宮,是宮廷的廟宇之一,而是直奔驪山。驪山有一座溫泉,叫作華清池,事實上是一座叫溫泉宮的離宮,皇帝正在那里等著她。第二年八月,唐玄宗冊立楊玉環為貴妃。那時宮中沒有皇后,楊貴妃便成了后宮中地位最高的妃嬪。
唐玄宗把楊貴妃住的地方叫作“貴妃院”,專門給貴妃制作衣料的絲織匠和繡花匠就有七百人之多。皇親國戚都爭著向貴妃進獻價值昂貴的食品,每次進獻都是幾十盤、上百盤的。皇宮里設有“檢校進食使”的官職,專門負責評比各家食品的精美程度。地方官員們更是拼命從老百姓身上搜刮奇珍異、新奇玩意和名貴服飾,把它們源源不斷地送到長安,獻給楊貴妃。凡是貢獻最多最好?人都升了官,或者從地方上調到長安來做京官。
唐玄宗自己為了博得楊貴妃的歡心,每逢荔枝季節總要派專人經過每五里、十里的驛站運送帶有露水的新鮮荔枝,只為楊貴妃能吃到她喜歡的新鮮荔枝。“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則說的是當時楊貴妃在華清宮里品嘗荔枝時一番動人的情景。
宮中的享受本就極其奢侈,越是難得的山珍海味、稀世奇寶越要進貢,除荔枝外,另有一美酒更是讓唐玄宗封為宮廷御酒,其釀酒用的水是高山上的清晨甘露,此酒具得天獨厚的四川興農釀酒之地利優勢,釀出來的美酒醇香芬芳,清而不淡,濃而不艷。唐玄宗每每以此美酒與楊貴妃對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