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圖上那一句話,完整是這樣的
“我在你這么大年紀的時候,沒有條件讓學生自己研發衛星。”
截圖來自一群學生根據“紫丁香二號”研發的真實故事改編拍成的《丁香季節》。這是一個一群熱忱的學子發生在冰城的勵志故事。
1
《丁香季節》講述的是大學生辰川在自己工程師夢想里不斷掙扎和嘗試而獲得成長的故事。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微電影的作者說這是收到了《星空日記》的啟發才打算拍的。當然,可能是沒有接受過專業的教育,一群學生自導自演的一部微電影劇情仍以平鋪直敘為主,也沒有多少復雜的襯托和鋪墊。畢竟理工科思維,也能從這樣一部講述工大人自己的故事的微電影中看出其中每一個人的真誠,他們都在講述著自己的故事。
故事主人公辰川,最初是不顧父母“包分配”和“多賺錢”的勸告,毅然追尋了自己工程的夢想。然而,在學習的道路上并沒有想象的那么美好。在一次次重復而枯燥的演算中,陷入了迷茫和苦惱。
在那個焦躁的年紀,他遇到了一個熱愛繪畫的姑娘夏云。因為一句“要是能從天空看看索非亞教堂”,這位少年就開始了他自己制作無人機的故事。奔波不怕,復雜不怕,路人冷峻而奇異的眼光也不怕。最后,當無人機升起,姑娘臉上浮現出的笑容,讓這個原本心灰意冷的少年找到了科學的真正意義。
“科學未必是要改變世界也可以改變自己。”
而隨著這一觀念的變化,主人公開始嘗試更多具有挑戰性的事情,比如,這一部影片主打的,紫丁香小衛星。
在發射前三天,衛星出現故障,發射場一次又一次催促,讓他們壓力巨大。
越到危急關頭,越是對一個人的磨練和考驗。最后的成功,沒有給這個團隊帶來太多的激動和淚水。因為在求索的過程中,他們不是改變了世界,而是改變了自己。
2
科學有時候不一定是為了改變世界,而是為了改變自己。
因為很多時候科學不僅意味著創造,更意味著自我嘗試和面對一次又一次重復而枯燥的實驗。這是一場身體、知識和耐心的多重考驗,我我們只能看到科學家們成功的那一刻,更多時候,求索的道路上,與其他道路并無二致。
每一次對完全空白領域的突破和克難,與國家與社會是創造一筆財富,與參與整個過程一點一滴的科學家來說,更是經歷了一場責任重大的歷練。
就好像馬晶、譚立英團隊用二十年的堅守與執著,將國內航天通訊技術提前了幾十年。他們解決的這項技術,叫做星地激光鏈路通信,解決的是如何更加高效地與衛星進行通訊的問題。
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面對技術封鎖、國內研究一片空白的現狀,團隊更是硬著頭皮直接上。其中難度最大的,當屬空間捕捉,要求精度達到100微弧。他們把這項技術稱為“針尖對麥芒”,用手拿著肉眼盯著看都不一定能做到,更何況是對著兩千公里上的太空中時速高達兩萬公里的衛星。
在浮躁而追求捷徑的今天,只有真正求索的人才能懂,與這世上所有事情一樣,科研是沒有捷徑的。只有執著和鉆研,才是作為普通人獲得改變的途徑。當任何一個細節都被注意和研究,任何一個小問題組成的大問題都被解決的時候,“工匠精神”應運而生,成為描述這個時代每一個求索者的最好代名詞。
也不難理解屈原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每一次面臨挑戰,依靠責任和堅持挺過去的,靈魂都能得到一次升華,不是因為自己的小有成就,而是因為總能從中得到人生中最真誠和質樸的追求。
3
那些我們看上去光鮮亮麗的東西,背后都是一場殘酷的考驗。
小時候,有不少人說要當科學家,夢想是科學家。可是那時候還不懂科學家或者工程師意味著什么。我們看過太多牛頓和愛因斯坦的故事,我們想象我們能成為下一個愛迪生。
比如數學界的阿基米德、牛頓、歐拉、高斯,他們都是卓越非凡的天才,早年通過超乎常人的才能和思想,用幾個簡潔的公式改變世界。
但是大部分人并不能意識到真正的科學是負重前行,而每一個項目都是一次殘酷的考驗。負責負重前行的這一群人,不乏普通出身,在一次又一次實踐和磨練當中走出來,科學家的一生其實是一場漫長的修行。
正如開頭提到的影片,求索的道路上布滿著懷疑與不安,功利和焦躁。當自己解開自己設下的迷,所有科學以外的成就、財富、名利似乎都沒有這么重要。
這就是為什么那些中科院院士、那些德高望重的老一輩科學家,總有我們值得贊嘆和敬佩的地方。
例如這位在高鐵二等座上那位白發蒼蒼、神情專注的查看資料的耄耋老人,是中國工程院首批院士劉先林,測繪儀器國產化的倡導者,兩次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
樸素的衣著,還有那一雙舊皮鞋,讓人以為這是一位掃地僧,很難講本是副部級待遇的院士與這位老人聯系到一起。
有好多老教授都是這樣的,他們只要求吃好管飽休息好睡夠就足夠了,而對于他物,多了就認為是“浪費”。
一個人的精氣神讓整一個車廂的人肅然起敬。
我們該稱他們為什么?國家的脊梁,民族的靈魂。
為什么那些人足以讓我們敬佩?
因為在他們的眼中,家國和事業為重,而個人的利益和世俗的觀點并沒有成為他們考慮的對象。相比于紛繁復雜的世界,他們更有著近乎純凈而簡單的追求,沒有這么多復雜的算計和擔憂。我們敬佩那些人的事業,更敬佩他們的靈魂。
也許是在一次又一次求索的過程中,靈魂的境界在一次一次提升,堅定的信念讓他們拋下了拋下那些不值得去關注的世俗,求索之路走得越來越純粹和明朗。
4
回過頭看,我們作為外行人,看見了他們取得的榮譽和完美,由衷的敬佩和瞻仰,稱他們為“大佬”。但是,在這部微電影里面,并不跌宕起伏的劇情告訴我們,他們只不過是普通人,而「紫丁香」,也只不過是一場美麗而振奮的夢。每一場夢后面都有一個要被永遠埋藏在心底的故事。
夢已經醒了,依然要面對現實。往日的努力,和天空中的星星是一樣的。
我們也只能以更加謙卑的姿態去求索。
在這樣一條求索的道路上,「科學家」和「工程師」不再以「天賦」和「天才」的形式出現,相反,都是在主動思考和嘗試中成長。而任何一件看上去簡單的事情,在這個年紀都意味著遭遇一次又一次掙扎與糾結。
也正如影片最后所提到,往日的所有努力與成就,也只不過是天空上的一顆星辰,散發著他們的微芒。
但是那一定是最亮的一顆星。當我們抬頭仰望之時,總能看見,它能足以照亮摸黑前行的路。
正如《了不起的蓋茨比》中最經典的一句話:于是我們在洪流中奮力向前,擊水而上,直到往昔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