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經常有一兩位老爺子來病房看望父親,相互鼓勵,談談心,交流交流病情。父親告訴我哪位誰是某國企退休干部,哪位又是某企業高管,哪位家境較貧困??從不認識的人,不分貧富,一進院大家都相處甚好。我問他可知道您連普通話都說不好,為何人們會愿意與你交談?他說自己也不知道,以前坐火車時也經常是這樣,總能逢緣。我說:這都是因為你有一副善良的相啊!三十年前父親教導我“一定要心存善良,切莫學壞”。二十年前父親告訴我“交朋處友要以誠相待,寧愿自己上當也不要讓別人吃虧”。
自記事起就見父親在村里總是樂于助人,且從來都拒絕回報,左鄰右舍的有些爭執總是請父親出面調解,父親評理人們也都能服氣。雖未皈依,卻與三寶頗有緣分。年輕時得遇化緣居士,授心咒畫煞水,多年來少葷素食。那些年但逢白事,鄉民遇煞,口吐白沫,抽風不止,醫生都無法救治,于是端來一碗清水求父親畫水,父請香念咒,或許是心里作用的原因,也抑或是那香薰過的煞水真的起了作用,患者喝完煞水逐漸就好轉了,鄉民多以禮相敬,或雞蛋,或魚肉,或煙酒,父親概不收受,一律回絕了,次數多了大家都知道了,也就不送禮來了。
父親文化不高,但先祖的書香之風卻一直深深的影響著后輩,陳舊的被老鼠咬爛了腿的老書柜,遭白蟻侵噬過早已發黃的線裝老書,以及缺了角的硯臺,插著牙刷的老筆筒,封塵的掉漆木匣里存放的印章和干涸的印泥??晚清的先祖們雖敗落了家業,只留下了這些不值錢的物件,或許正是這些看似沒用的東西,讓后輩們即使是在農耕之余也保留了對書墨的向往。在父親的眾位族兄弟里大多都能寫得一筆好字,父親的毛筆字能寫得如鋼筆字一般娟秀,居然能在小學時候的中字格里揮灑自如。每逢七月半鄉民們祭奠先祖,就會有很多人買來黃草紙請父親寫經文,父親孜孜不倦,草紙的味道、墨水的味道、鑿紙錢時蘸桐油的味道在農家小屋里蕩漾,地上擺滿了草紙文包,這堆是誰家的,那堆又是誰家的,煞是壯觀。等人們來取時父親亦是錢財分文不受,禮品一概回絕。
于是鄉親們無不稱頌父親的善良品德,直到現在還有人找父親畫煞水,寫經文。這便是多年來的這些善行,不經意間讓父親擁有了一副慈善的面容。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心向善良,善良的萬物都會很自然的愿意與你親近。
佛說:相由心生。在大乘佛經里講到:地藏菩薩未成菩薩時名長者子,見到了如來佛祖。長者子見佛相好莊嚴。心生敬慕。問佛作何行愿。而得此相?佛說:欲得此相,為當久遠濟度一切苦惱眾生。長者子遂發大愿,我從今日至未來劫,悉令一切苦惱眾生脫離苦海,然后我方成就佛果。問佛陀哪里苦難最多,佛說地獄。于是便有了那句“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和“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釋家豪言。佛的相好,是功德莊嚴、具足萬行的體現。這個故事告訴人們,一個人相貌長得好壞,是其思想與行為如何的集中表現。《華嚴經》里有一句偈語:欲為諸佛龍象,先做眾生馬牛。說的也是這層意思。
說到這里,可能有的人會覺得瞎扯。其實佛經里的有些學問真的很有哲理,你不用去迷信的誤解所謂的成佛成仙長生不死,但你可以如同看待道教的《老子.道德經》一樣正確的去研讀,便會略悟其中的智慧。譬如這“相由心生”,我們都知道孩子剛出生的時候都是很可愛的,沒有一個小孩從娘胎里出來就生得一副討厭的兇惡樣子,因為此時他的心是最淳樸的,完全不可能會有邪念惡念,所以面相上呈現出來的便是人人都愛的純真相,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當孩子大了些,漸漸就本能的有了自私心,看到喜歡的東西會想占有,見到討厭的事物會排斥,此時家長加以引導讓孩子明事理,保持善良的天性,試想一個懂事的孩子你會覺得不可愛嗎?反之,如果家長原本也是不明事理的人,或者本就是社會敗類,孩子耳聞目染受之影響,便有了壞孩子,有了網絡上的一群小孩兒扒光另一個小孩兒的衣服拳打腳踢,并拍視頻上傳互聯網的惡行了,這樣的小孩你覺得他們可能會可愛嗎?
拿出多年前的照片我們通常會感嘆,變化好大啊!你可曾想過為何會有這些微妙的變化,比如以前沒有痣后來有了,甚至臉型眉宇間都有了很大的變化,如果不解你便可以梳理一下這些年來你的人生經歷。一個人笑的時候眼睛是彎曲著的,眼角都會有魚尾紋,咧著嘴時面部肌肉是向上擠的,此時眼睛的形狀是最好看的,眉毛也會隨之很自然的向下彎曲,如此心地善良的微笑,隨著心情的愉悅久而久之便呈現出了“慈眉善目”的最佳狀態。反之,一個人經常怨恨,眉頭緊鎖,怒目圓睜,面部肌肉緊繃,心存惡念,殺氣騰騰,眉毛是倒立著的狀態,眼是猙獰的,久而久之呈現出來的可不就成了一副“兇神惡煞”的模樣了嗎?
現在的手機都能安裝“美圖”功能,化妝和整容的水平也越來越令人欣喜了。但美圖或能把你修飾得很耐看,化妝或會讓你魅力無窮,而當你不用美圖功能,和卸下妝的時候還原你的本來面貌,你是否會很自信的看到你的美麗,此時看到的美便是你善良的美。其實無論什么人,你內心的貪、嗔、癡、慢、淫、兇、邪等等惡念,都會無法藏匿的呈現在你的面上。偶爾能隱藏也是因為被你的一些善念掩蓋了,正所謂一善遮百丑。
世間最好的養顏神藥其實就是“心向善良”!最佳的社交技巧亦是“心向善良”!愿世界充滿愛!愿善行天下!愿每天的你都能展現出最真、最善、最美的一面!!
? ? ? ? ? ? ? ? ? ? ? ? ? ?--《勸善》冬蟬子
前些天原本在朋友圈里發過這篇文章,本意是勸善,結果引來許多朋友們詢問,有發微信的,有打電話的,把離得近的朋友驚動了,要來醫院看望!覺得挺不好的,于是發出去不到一小時,又被我刪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