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場,升職加薪是絕大多數人夢寐以求的事情。
畢竟,人往往高處走,追求進步是每個人的志向、樂趣。
可事實上,很多人升職、被提拔為領導后,反而比以前更不開心了。為什么?
01、能力素質沒跟上。
被提拔前,只需要低頭干好工作即可,雖然辛苦,但工作性質單純,更多是忙于領導交辦的事務性工作。
被提拔為領導后,既要會干事,更要會處關系、會統籌全局,還要在工作中出亮點、出精品。
可以說,工作崗位的改變,是角色的改變、是責任義務的改變,擔子重了、壓力更大了,而能力素質還是當下屬時候的水平,為了工作不得不天天加班加點。
這種情況下,怎么開心得起來?
其實,能力不足、羽翼跟平臺不匹配時,不妨放平心態、多沉淀學習,不要操之過急。
02、心理落差大。
被提拔前,羨慕領導崗位輕松、自由、有權力、能指揮人干工作,極其風光。
可是,被提拔為領導后,才發現自己手中權力極其有限,就連下屬的升遷、走留自己都決定不了。
并且,除了業務工作外,還多了很多責任義務,要去管別人的工作生活、要去學很多知識,很多事情都得親力親為。
理想與現實的巨大差距,讓自己覺得以前的付出不值得,難免情緒低落、感到無助與失落。
其實,越是往上走的路越難走。
只有吃過中層干部的苦,才能拿到前往更高職位的門票啊。
這個時候,一定要調節心態、積極適應。
03、兩頭受氣,累。
雖說被提拔了,但依然是下屬。
并且,領導總喜歡給剛提拔的“新人”壓擔子,重活累活都給分配過來了。
但凡工作沒干好、下屬出錯,都是自己承擔責任,受到的批評比以前更多了。
初次當領導,經驗缺乏、能力欠缺,再加上佛系干部多、關系戶不少、由利益牽扯出的矛盾多。
給下屬安排工作時,很容易就會聽到反對意見,更多時候都在想方設法“求”他們干工作,那滋味,直教人難受。
其實,被提拔當領導,因為要處理上上下下的關系,自然免不了夾在中間兩頭受氣。
這時候,一定要學會調和人際關系、巧妙地處理,先處理好關系再處理事情。
04、與同事間距離更遠了。
被提拔前,與同事間有說有笑、沒事一起吐吐槽,大家關系相對來說較為融洽、和睦。
可是,被提拔為領導后,同事成了自己的下屬。
大家私下里再到一起的時候,關系發生了微妙變化。
同事說話都開始有所保留、有所提防,彼此相處起來也不那么自然、給人怪怪的感覺。
對這種現象,一時間難以適應過來,難免郁悶、不開心。
其實,沒必要因此感到落寞,至于以前的同事,雖然大家不會像以前那么交心了,但并不影響你真誠待人、關心他們啊。
05、沒適應新領導節奏。
被提拔前,面對的是中層領導,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終于習慣了他們的脾氣、性格、工作模式,彼此相處也很愉快。
可是,被提拔為領導后,面對的將是被提拔前的高層領導。
面對新領導,一時間還沒能適應其工作要求、性格脾氣等,這就很容易造成工作中的不愉快。
比如,以前的領導推動工作講究“領導帶頭”“靠前指揮”,而新領導干工作喜歡“放權給下屬”“充分調動下屬工作積極性”。
領導的改變、工作要求的改變,一時間自然難以適應,相信沒人能愉快起來。
其實,只有變化是永遠不變的,被提拔后,面對新領導,要及時轉變思想、理念,及時適應其工作節奏。
06、崗位很坑。
被提拔前,為了實現人生理想,加班加點、通宵達旦、沒日沒夜。
想著能當領導,好讓自己沒這么累。
功夫不負有心人,終于,努力得到了回報,獲得了提拔、成為了領導,本應該感到高興。
可是,得知自己將要前往單位最苦最累的崗位任職后,想到那將要到來的無止盡的加班、透支身體,怎么也高興不起來。
其實,在職場,幸福都是靠自己拼搏奮斗得來的。
在目前沒法換崗位的情況下,何不“既來之則安之”、調節心態干好手頭的工作,等到時機成熟,再跟領導匯報自己的難處、想法?
總之,被提拔為領導后,之所以會不開心,無非是自己的思想、能力、心態、眼界、格局跟新崗位及新環境不匹配。
我們要做的,是及時調整、認真干好工作,慢慢度過適應期,進一步勝任新崗位,為自己爭取更多資源、更高平臺。
?
說到底就是 是帽子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