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夜間,我們都重返了18歲。”我想用這句話來形容這兩天的朋友圈是再恰當不過了。
? ? 昨天一打開朋友圈,滿屏都是好友們18歲的舊照。一臉懵逼的我在看到一個好友解釋了18歲的梗后,才恍然大悟。(2017年12月31日,最后一批90后(生于1999年12月31日)度過了他們18歲的生日。這意味著:從法律上講,90后一代已全部成年,集體告別了少年時代。)
? ? 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不管是今年刷爆朋友圈的18歲,還是去年火爆的芒果臺跨年演唱會,其實都不過是大家集體狂歡的一種表現。
不過今年這日子稍微特殊了一點。
歷來的年尾年初,都讓人感慨不已。我無意潑誰冷水,我也參與進來了。
我還記得知乎上有一個題主問,在跨年的時刻,說點兒什么顯得有逼格?
最高票的答案是這樣的——
第三旋臂邊緣的一顆藍色行星上的碳基生物正在慶祝他們所在的行星又在該恒星系里完成了一次公轉。
中間沒有標點符號讓這句話讀起來有點兒繞口,但事實也許就是這樣,跨年實質上也就是一次普普通通的天體運動而已。
不過跨年又不僅僅是冷冰冰的物質運動,我們給它賦予了重要的意義。
我們都希望在這個新舊交替的日子里,能理清過去一年的得與失,然后對新的一年寄予美好的期望。
而且有趣的是,在這股跨年熱潮中,有時,我們也可能會受到別人的影響。
看到別人都在總結,都在規劃。我們可能也會開始學會總結過去,學會展望未來,學會思考自己的生活……這是跨年熱的功績,這是跨年的意義之一。
不過,其實如果你會過,普普通通的日子你也能過成充滿詩意的生活。
如果你不會,那即使是跨年,于你而言也不過是一場大型Party,大家集體高潮而已。
小時候,可能是因為科技不發達,我對跨年沒感覺,也沒體會到周圍的人有在慶祝跨年。
那時,跨年最讓我開心的可能就是元旦放假。新年的到來可以讓我多看看電視,多玩兩天。
但晚上到點兒了,管你什么跨年夜,該睡還是要睡,不會特別激動。
現在,跨年這幾天給我的感受特別強烈,讓大家都興奮異常。
我也不知道當時間變成新的一年這有什么神奇的,只是大家都在線等、熬著等,那就一起等吧。
所有人都這么熱鬧,不參與進去你裝什么啊?
我還記得每年跨年夜時,都會有人調侃說,有對象的才是跨年,沒對象的只能叫熬夜。每年我都想自己好像已經熬了幾年了吧?也許下一年會有人陪我一起跨年呢?
跨年的熱潮,讓我學會反思自己,也讓我學會思考這股熱潮本身。
我想會不會是快節奏的生活讓大家的壓力都變大了,所以才時不時的需要發泄和吐槽一下。
新年來了,我不知道你是否已經寫了2017年的總結,做了2018年的規劃。
不過可能它們都不重要。
人生充滿了變數。說得悲觀一點,也許你今天花了很多時間辛辛苦苦去做的規劃,不過是來年貼在墻上的一張紙罷了。
換個角度,說得陰暗一點。也許這些規劃,其實你既不是真正的熱愛,也不是真的想去做,你只是盲從的隨大流,覺得這樣有逼格,可以為之心安了己欣慰。
不過值得肯定的是,不管是真的去總結,還是假的做規劃,這都是一件好事。因為這代表你花了一定的時間去思考,去想了,會想會思考這本身也是一件值得肯定的事情。
可是,隨著跨年的熱度退去后,接下來的日子你準備怎么辦呢?
要知道,跨年后的新年,我們過的可能是平平淡淡、乏味無聊的生活。你不可能全靠一股跨年的熱度就支撐自己走完接下來一年的日子。
這段時間,媒體的喧鬧,外界的吵雜,讓我們有一種新年來了,就什么都是新氣象了的感覺。有一種只要跨年了,我們就能一切都重新開始,變牛逼了的錯覺。
不過說到底,我們能變到哪里去呢?跨個年就能讓Loser變成功者?殺馬特變高富帥?
我一直告訴自己,時間能改變的終究是那些真正愿意改變的人。
跨年它拯救不了你,只有你自己能拯救自己。
不要覺得跨年是新開始,而新年必有新生活,然后把事情都留到了明年去做。
每一天都是新的開始,每一天都是我們余生的第一天。
平凡的生活,不平凡的自己,跨年熱更需要冷思考。
愿我們都能在跨年的熱潮中找到自己,愿我們都能在熱潮退去后,成為秉持本心,一往無前的弄潮兒。
? ? 新年快樂!2018年聽領導說是公司的管理年,制度細節、行為規范、業務要求將向前邁進一大步,我希望我能挺住,我的伙伴們家人們能挺住。我的區域經理曾經對我說過,我希望明年的這個時候你還在,語意深長。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