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人節搞怪、萬圣節制作南瓜燈、圣誕節裝點圣誕樹,過洋節已經走進越來越多國人的生活,或為談資,或付諸行動。
洋節為何受歡迎?其實我認為就是年輕人感覺洋節好玩
與新同事們平時交流不多,一起制作南瓜燈、參加變裝舞會,大大溝通了感情。參加工作后,壓力驟增。上班很累,下班后同事各回各家,沒有太多放松與交流的機會,節日剛好給大家提供了很好的‘借口’,多一些理由去聚會、放松、交流感情,何樂而不為?
父親節、母親節、圣誕節、情人節,等等,這些都不是年輕人的專利,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70后、60后、50后參與其中。
中國人在越來越熱衷洋節的同時,每逢中國傳統佳節來臨之際,從春節大團圓、元宵鬧花燈,到端午劃龍舟、中秋賞明月,無一不是張燈結彩、合家歡聚、舉國歡慶。實際上,中華傳統文化早已根植于中國人的基因和血脈,我們并沒有因為過洋節就忽視和遺忘自己民族傳統的節日,洋節之盛,并不代表傳統節日就式微。中國年輕人過圣誕節并沒有太多宗教和文化的含義,對于中國傳統的節日也沒有太大的沖擊,兩者并不矛盾。春節還是中國最大、最隆重的節日。事實上,強調傳統文化的意義,與過不過洋節,并不是不可共存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