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工作關系,對chatbot的設計建議&經驗做了一些整理,參考了quora medium等相關問答,加入了自己的理解。
1.既然是chatbot,就應該能很好的處理&理解用戶的自然語言式的輸入。chatbot是一種交互方式,也已經在人機交互領域出現比較久了。最近隨著amazon echo的大賣以及機器學習對于自然語言理解(NLU)技術的加成,“似乎”有成為下一代交互入口的趨勢。而既然叫chatbot,當然要讓用戶能夠自然的chat,也就是用戶能自由地輸入形如“明天的天氣怎么樣?”這樣基本的自然語言。如果需要用戶只用按鈕,列表這樣的傳統方式來進行輸入,顯然是無法滿足用戶預期的。下面就是正反面的例子。
不過請注意,這條建議講的是輸入,而且是必要條件,并非充分條件。在輸出時就是另外的情況了,在多媒體時代,純文字or語音的輸出方式并不一定最有效的。雖然chatbot大多數時候通過文字表達自己的心聲,但是,女朋友和你發微信的時候還常常發個圖片或者小視頻什么的增加信息量,對吧~
2. chatbot的場景中,不適合出現太多的列表和按鈕。如果設計的時候覺得這個地方非出現大量的列表和按鈕不可,那么其實應該反過來思考一下,這里到底適不適合使用chatbot。畢竟,在非chatbot的傳統布局中能更好地設計按鈕和列表。
3. chatbot是一個強推送的交互形式,所以要保持信息的有效性。傳統的圖表,文字,大多數時候只是靜靜地躺在首頁、頻道頁或者app的某一個角落,這也是符合用戶預期的。但chatbot的強交互性決定了用戶會有更強的信息獲取預期。如果一個chatbot每天早上給你打招呼推送一堆今日新聞,那你一定會覺得這只是個小trick而已。
4.chatbot的回復不能太冗長.如果你只發了一條信息給bot,bot卻回復給你3-5條潮水一般的信息,你一定又會涌起那種看萬字長貼時的感覺。而且,只是要看這么多文字我為什么需要一個bot呢?有問有答,循序漸進 也許是個好選擇。
5. chatbot 的口吻&語音選擇也需要謹慎考慮。以何種口吻來完成與用戶的交互?是geeky的機械電子音還是如沐春風的娃娃音?這當然取決于這是一款It男生活指南還是一款媽媽問答產品。
6.一個好的bot不會把不相關的內容拼湊在一起。還是老生常談,Keep it simple and stupid.然而這確實是在設計chatbot的時候需要特別小心的。可以塞進bot回答的內容有很多,但是這些內容真的都適合以chat的方式推送給用戶么?并且在設計上,從app到chatbot也是如同從pc到無線的一次大轉變。大家應該還記得從pc到無線的剛開始幾年,總有一種拿著3寸的屏幕看本該是18寸的頁面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