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的路很長,有些路,你必須一個人走。
因為沒有人能一直陪著你,你必須要一個人堅持到最后。
但別怕,不是只有你一個人才走了很遠很遠的路,這個世界上,總有人和你過著一樣的生活。
大家都說,四月相對很喪,而五月適合努力多一點。我不去追究什么時候時候要努力多一點,只是希望當你看到這篇文章的時候,能夠給你一點點的悸動。
畢竟這也是一篇我寫寫刪刪,用了很久的時間才完成的文章。當然,有的文字和圖片未必是相關的,文章的前后也不會有任何的邏輯,這一點希望諒解。
但里面所有的圖和文與主題緊密相連,這一點毋庸置疑。
所以,建議你先收藏,當你覺得自己一個人走不下去,或者夜深人靜的時候,也許能夠在這里得到那么一些慰藉與共鳴。
這,便是我的初心。
放“五一”節前的那天晚上,小牧找我吐槽:明明和朋友約好一起去的杭州,最后只剩下自己,都到夏天了,但一個人在火車上,從內到外都感覺涼嗖嗖的。
這種經歷,我最有“資格”感同身受了吧,我曾經和很多人相約一起去旅行,追逐所謂的遠方,其實說白了,就是害怕一個人面對未知。可是,每次到臨走前的幾天,就剩下自己。后來,我索性學會獨自一個人上路,學會承受旅途中一個人所有的孤寂。終于,我在路上活出了自己喜歡的模樣。
那天晚上她發了一條朋友圈說:不管后來怎么樣,但有些路,你必須一個人走完,有些風景你也要學會一個人獨自去欣賞。
我在下面評論了一句:在成長的這條路上,我終將明白,其實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那些邀約好同行的人,一起相伴過雨季,走過年華,但總會有一天終究會在某個渡口離散。
有一次,我在群里說起自己寫作狀況,那時候差不多每天創作量在一千字左右。有個姑娘說自己也想堅持著去寫一個月試試,挑戰一下自己。
我以為她只是說說而已,畢竟這個時代大聲說話的人大有其在,自然也就沒有放在心上了。但沒想到第二天晚上她給我發了自己的第一篇文章,字數是1090,寫自己和詩的故事。
她說:詩,是在一個人的孤單,哪怕只言片語難以訴盡其衷腸,在詩意的言語里,一切都不會再那么的陌生而復雜。
那一刻我突然覺得,在這個網絡里穿梭了如此之久,能夠發現自己內心真正喜歡的某件事是多么的可貴。
我能理解她一頁一頁翻動著書的目錄,讀著一頁一頁美麗的詩句,期翼中充滿詩人獨有的哀愁,哀愁里有言不盡的迷離,雖和詩人素未謀面,卻有著相通的心靈的感覺。
那么,這個時候哪怕只是一個人,哪怕一個人走了很遠很遠的路,又有什么關系呢?
去年夏天,我走川藏線,在成都呆了半個月。
包大人說,都來成都了,去玉林路走走吧,再說了你那么喜歡趙雷,不去怪可惜的。
我們擼完串,把喝剩下的啤酒拽在手心里,走在玉林路的盡頭,走到小酒館門口。外面來了很多人,水泄不通。我和包大人又不喜歡擠,索性在小酒館對面的馬路上坐下暢聊,還可以一邊喝酒一邊看來小酒館的那些熙熙攘攘的旅人。
那時,酒館門口剛好放著雷子的《理想》,一字一句中,稀薄的空氣,滿街的霓虹,卻足以讓人捫心自問。
我問包大人,一個人追尋夢想三年是什么樣子?
他說,有熬夜奮斗很累但有成就感的感覺,有夜深人靜音樂加咖啡的寫項目的浪漫,還有獨自一人面對時的失落和無奈......
我們都彼此沉默,沒有說話,而歌聲依舊:一個人住在這城市 ,為了填飽肚子就已筋疲力盡 ,還談什么理想。那是我們的美夢,夢醒后還是依然奔波在風雨的街頭,有時候想哭就把淚掩進一腔熱血的胸口.......
你說,我們又該何處安葬這個不怕痛的青春?但淋雨也要一直走。
希望你追求夢想的路上每天都可以燦爛,每天都要不后悔。
大萌,你知道嗎,我以前只是一只蝸牛,每天背著厚厚的殼,在別人的世界里,做著自己的夢。這是我去年10月聽到的最勵志的故事。
喵喵從國企辭職,去尼泊爾做了夢寐以求的志愿者。她說錢用完了,我回來的時候可以再掙。可是如果現在不去,我怕自己那個時候已經沒有了勇氣。
我想起自己,以前也總是在尋找,記憶深處的那面白色的墻,然后刻下青澀張揚的詩行。
我跟她說,我一直以來就是一只蝸牛,一名緩慢的爬行者。只不過不同的是,我現在在自己的世界里,也做著自己的夢。
當然,她也是,在自己的世界里做著自己的夢。
其實,活在在別人的世界里除了羨慕,剩下的還是只能一個人落寞。時間久了,反而越來越覺得自己無能為力。
我想說的是,你可以試著喜歡一個人的孤單,清晨或者日暮,在歲月的底蘊里悄悄刻下諾言,如花,非花的容顏,從生活里激蕩開去。
阿土姑娘和我講過自己的故事。
她喜歡數日子,尤其是她生命里那幾個重要的日子,在他們聚少離多的日子里,重要的日子在她生命的時光中漸漸的輕了,也淡了,因為她知道,對她來說只有相聚才是她生命里最重要的日子了,哪怕兩個人都在一座城市里。
可是后來,她已經沒有期待了,因為已經沒有了后來。
她想,人應該學會遺忘,忘卻那些對別人來說的快樂日子,因為有時候那些日子只會給自己帶來傷。
其實,生命中重要的人,或許當ta在你身邊的時候,能感覺到的也只是淡淡的溫暖而已,并不比一杯熱茶更顯著。
但失去的時候,你卻感覺整個世界瞬間荒蕪。
所以,擁有的時候好好珍惜,沒有什么東西是理所當然的,包括最簡單的早安和晚安。
這樣,哪怕你一個人獨自面對生活的時候,想起來彼此擁有的時光才會嘴角上揚。
前段時間,又看了一遍《一個人的朝圣》:哈羅德,從自己一個人出發,到兩個人加一條狗,到聲勢浩大的“朝圣團”,再到最后的仍是自己一個人。
人生的路,只能夠一個人走,這是我看完這本書最大的感觸。
這讓我想起了小妮,也是一個“朝圣者”。
幾年前,我見到她,西北廣袤無垠的荒原上,太陽火辣辣的炙烤著大地,每走幾步都讓人產生窒息的錯覺。
她說自己要重走“玄奘之路”,在路上尋找內心的真相,還有就是忘記過去的自己。
一個人……啊?當時驚呆了,一個女孩子哪里來的勇氣獨自走上未知的旅途?
這樣,你不會覺得孤獨嗎?我還是有很多疑問
一個人的旅行是智慧迸發最好的方式之一。她喝了一口水,眼睛直徑向西邊望去,篤定而堅實,也和我揮手告別。
后來,在拉薩的青旅聽里也聽別人說起過她,而那個時候她已經前往印度了。
那天傍晚,我站在大昭寺廣場,看著千千萬萬的朝圣者朝拜,眼前卻是小妮站在那蘭陀寺前的身影,她雙手合十,終于尋找到了追尋的真理,還有放下了過去的自己。
有時候,我們不舍,不是退縮不前,而是跟那幾個最像自己的人揮手告別,然后重新走上自己的路,期待與下一個和自己分外相像的人相遇,只留背影。
其實,沒有人是一座孤島,但你要學會自己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