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你會不會覺得總是跟自己擰巴,明明你是愛對方的,卻不知道為什么說出口的話卻像刀子一樣傷害對方?
會不會每次發完脾氣都后悔,覺得下次真的不能這樣了,但是臨到相似的情況又是一樣的反應,簡直好像別無選擇。
又或者,明明你覺得很委屈,可是大家都說這個沒什么,于是你就把這委屈壓在了心底。
是的,這是我們每個人都會遇到情緒問題。情緒問題有多重要呢?可以說處理好自己的情緒是處理好其他任何事情的前提。
《給情緒多點時間,——與世界相處的正確方式》就是一本教大家處理情緒的書,說是教,但并不是用各種心理學社會學理論教你控制情緒的方法和步驟的。而是營造了一個非常安全的氛圍,用治愈系又不失理性的語氣,為我們講述一個又一個的故事,在故事中讓你找到共鳴,會覺得:哇,原來以前那件事情我覺得很在意、很委屈是正常的??;原來生氣并不是面對指責的唯一選擇;原來我的情緒問題還可以這樣解決,在讀書的過程中,會不知不覺的慢下來,找到情緒處理的方法。那我們看看這本治愈系的書是什么樣的。
本書是臺灣臨床心理學醫生洪仲清的作品,他畢業于臺灣大學心理學系、心理研究所臨床組,曾任心理治療所所長5年,臺北市聯合醫院臨床心理師近7年。擅長協助自我探索與覺察,情緒教育,親子教育咨詢,人際關系與家庭溝通等。
整本書分為四個大章,核心觀點就是,要處理好情緒一是要慢下來,在情緒來的時候慢下來,在平時也要慢下來多做修行;二是要學會接納。
第一章,給情緒一個出口,這個是教我們識別情緒,接納情緒,整理情緒讓情緒找到出口并流走的。換句話說,處理好自己的情緒,學會和自己相處,不和自己擰巴。
第二章,有智慧的愛,這一章的故事,是處理關系中出現的問題,主要是情愛關系中的問題,比如寂寞,不耐煩,安全感等等。
第三章,父母孩子心,這一章是關于我們如何放下對父母及孩子的執念,比如早年父母對我們的傷害,或者孩子不聽話,不走我們辛辛苦苦為他們設計好的路,等等。
第四章,尊重不完美,在這一章里作者告訴我們,沒有完美的關系也沒有完美的人,在我們盡力了之后,還是不能達到預期的時候,要做的就是接受不完美,不完美也是可以圓滿的。
篇幅最大的是第一章,差不多占了全書的一半,第一章主要是關于處理好自己的情緒的,以及自己和自己的關系的。
關于整理好自己的情緒,在一個個故事中可以總結出以下幾個要點:
首先,是認識自身的情緒。情緒來了,讓我們先深吸一口氣回到自己的內心,好好地看看,到底是什么情緒在發生,并且學會辨識情緒。給自己的情緒命名,這是個好辦法。
第二,承認所有的情緒,不管是自己的或者關系中的情緒。不管這個情緒看起來多么不合理,只要有,就要大膽承認,只有承認情緒的存在我們才能著手解決情緒的問題。要點在于把對錯的感受和是否有情緒分開。
舉個簡單的例子,小時候你的玩具被弟弟或者妹妹搶走了,你感覺到很委屈,可是媽媽說你是哥哥(姐姐),你讓著妹妹是應該的,委屈啥呀,然后你就覺著委屈不對,不應該有委屈感。這就是把感受和對錯混為一談了。
第三,認真的想一想,面對情緒,我們可以做什么。這部分是最重要的,不要被情緒控制著走,而是真正的去面對情緒。
真正的面對情緒需要我們給自己大量的時間,與自己的情緒對話,聽聽情緒在說什么。書里有個女生,因為職業規劃的問題上屈服于媽媽,之后自己一直過得不順利,多年來一直怨怪媽媽,還疑似得了抑郁癥,當她面對自己的時候,好像聽到內心的自白:我要用我的痛苦證明媽媽當初的錯。明白了這一點之后,她的情緒就慢慢退潮,放過媽媽也放過自己了。
這部分的關鍵點就在于,面對情緒的反應時要慢下來,平時要做到常常反思,時時自省。情緒反應可以大略的分為兩種,一種是直接反應,是反射性的情緒,另外一種是思考后的情緒。
我們常常認為情緒就是對事件的直接反應,中間沒有過程,我們也無法控制。事實上不是這樣的,仔細想想就知道。因為即便面對同樣的事件,不同的人反應也是不同的,同一個人在不同的心境下反應也不同,比如你心平氣和的時候孩子鬧騰,就不容易發脾氣;而勞累時候就容易發脾氣。再比如說同樣是受委屈,上司給你的委屈,你不一定會發怒,而家人給的委屈可能就怒了。
因此可以看出,在事件和情緒反應之間,并不是直接的反應,其實這會經過一個很復雜的心理過程,只要我們不斷地反省自查,就會發現我們有很多種選擇。
第四、接納。我們認真的想辦法找到情緒的出口,積極的解決關系中的各種問題??墒强傆幸恍┣榫w我們繞不開。作者說,接受就好,自己就是可能長時間都走不出來,那就耐心等待自己就好了。總是有不完美的關系也沒關系,因為不完美也可以很圓滿,比如我們和父母,誰不是一邊埋怨父母嘮叨,一方面又深深地愛著他們呢。哪里有那么完美契合的關系呢?有問題就解決,不能解決的就把它當作是蚌殼里的一粒沙子,讓包容和歲月把它變成珍珠就好了。再進一步,不想包容,那我還可以選擇離開不是嗎?何必跟自己過不去呢。
關于慢下來和接納,關鍵在于平時的修行,其實在情緒來的時候,也是有一些小技巧來讓我們慢下來的,比如說,及時離開現場,提醒自己微笑,深呼吸,還有在心里默默的感恩等等。
除了整理自己的情緒,書中還用一半的篇幅描述了各種關系中出現的問題和解決方法。其實,每段關系都是一面鏡子,可以照見我們自己本身的問題,比如不會自己陪自己的人在關系中更容易感到寂寞孤單,父母的各種恐懼都會投射到孩子身上,所以解決關系中問題的要先解決自己的問題。
我們要學著多給自己一點時間,細細探索自己的情緒、自己的感受,學會和自己相處,從而學會和世界相處。書里說,一段關系中總要有一個人先幸福,才能一起幸福,愿大家讀完這本書都做一個關系中最先幸福的那個人,然后帶著你身邊的人一起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