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2017年7月19日遇見云妮
‘在宣威,每年的六、七月間,正是山中菌子出沒最多的時節。這一時候,雨量充沛,陽光普照,各色莊稼果木正是生長的旺盛期,山中的菌子也不甘落后,雨后春筍般地生長起來。
每逢這一時候,總會挑出閑暇的一日半日的,邀上三五好友,帶上孩子,備上自制的鹵食,,涼拌的各色小菜,水果等,往往是一大袋,背在肩上,向我們既定的大山深處走去。
出發往往定在凌晨六點鐘,可等到真正走出家門常常是七點已過,不是這家還沒準備好,就是那家孩子還沒吃早點。
等真正走在鄉間小路上的時候,都會遇到早起撿菌的人拎著不大不小的竹籃返回了。看著被松毛掩蓋的竹籃,以及拾菌人臉上洋溢的笑,就知道他的收獲是頗豐的,也會埋怨自己起得太遲,頭拔菌子已落入他人囊中。
當一行人踩著露珠兒到達半山的時候,幾乎所有的人都在不停的大口喘著粗氣,說笑并不曾停止,還不時打趣對方,小孩子則高興的又叫又跳,互相追逐。
為了減輕身上的負擔,則開始分發食物,然后,圍坐在松樹下的青草地上,說笑著相互品嘗各家的食物,男人們在大快朵頤的時候,仍舊不會忘記評論著每家食物的味道,這時,主婦們的手藝就會不露聲色的顯露出來了。
吃飽喝足之后,孩子們爬樹的,睡吊床的仍不愿挪窩,大人們也不催促,拾菌也并不是最終目的。
在這藍的天,綠的草之間,放慢腳步,沐浴山野的清風,抬頭仰望悠悠的白云,徹耳傾聽風穿過松濤的聲音,以及濕潤清香的泥土氣息,好不愜意,再來幾個深呼吸,整個人都仿佛輕松飄飄然起來了。
拾菌之于我,是很渴望的事。
可每次上山,幾乎都沒有什么收獲,照著別人的樣子,也撿一根小棍握在手中,在樹根,草叢中尋覓,可總是沒有什么發現。
因為不敢一個人走得太遠,偶有那么一兩朵漏網的,落入我的眼中,則會讓我狂喜不已,等到像寶貝般拾起的時候,也不免很失望,可有時又轉念一想,拾到什么樣的菌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放松心情,孩子們高興就好。
這樣一想,心情也很快又好了起來。在林間隨意的走動,不時的彎腰,摘下一兩顆楊梅放在嘴里,哇,又酸又甜,開心的不得了。
空氣中彌漫的的菌子氣味和松毛的清香氣息,直叫人有想流口水的感覺。
等到時間差不多的時候,看到各自拾到的菌子,種類很多,有青頭菌,干巴菌,雞油菌等,不一而論,只是數量并不多。
因為拾菌也是要有經驗的,看著少之又少的菌子,以及每人鞋上,褲腿上沾滿的黃泥,
禁不住哈哈大笑起來。
回來的時候,行走的很慢,因為腹中早已空空,還好有農人的馬車經過,順便搭上一程。
又開始了商議,將菌子分門別類,或炒或燴,到達某家,將牛肝菌洗凈,切成薄片,放入蒜片,加上陳年宣威火腿,與青辣椒同炒,入口細滑,清香,鮮嫩無比,菌香,蒜香混合一起撲鼻而來,直入肺腑,逗人食欲。又或將青頭菌菌蓋里填滿新鮮碎肉,蒸食,也是美味無比。
滔滔不絕的探討著美食計劃,肚子早已不停咕咕的歡叫了,恨不得飛奔到家,將各色菌子混合一處,來它個菌子美味大餐,豈不快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