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源自叨叨戚(高能自畫像)
鏈接|歡迎加入軟實力傳習社,成為生活特種兵,一起完成認知,能力和財富的階層穿越
親愛的Alex,新年快樂!一直想用文字和書信的方式,與你溝通并留下生活點滴記憶,草稿打了好幾次都擱置了,2018年的第一天,用此文開啟吧!
我對你最重要的期待,就是向世界去問問題。問才有最智的答,教才是最好的學,寫方為最真的思。這也是東西方先賢的一致"套路"。是智慧和認知高速躍升的秘密。
很多人對我發起軟實力傳習社和生活特種兵團很感興趣,問需要他做什么。正如我對Alex的期待一樣,我對所有人的期待,都一樣,只有一件事:多問自己問題。當你能夠一直去問,你才會發現不懂,才知道在安全健康養成人際財富方面缺什么,當你一直去尋求答案時,才會知道補有多難,才會明白生活方法論和生命效能管理的意義!
2018的第一天來到,可能是對新的一年充滿期待吧,我醒的有點早。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兒子,新年伊始,想和他說點有意義的。
想起某日和讀初二的兒子ALEX在田野里散步,和他聊學習方法論和快樂生活,宇宙和生命,數學和物理,歷史和人物...突然間我意識到,他好像并不像其他的孩子,有很多問題。
我很清楚,他隨我,小學階段尚懵懵懂懂。小升初中上游。我對他的期待,第一年完成從小學到初中節奏的轉變,第二年開始方法論體系的初步構建,初一最后的結果和初二的進展倒是如我所愿,我一點不擔心。
唯一對他的期待,就如那天跟他說的:你一定強化多問問題的習慣。因為這是獲得智慧的最重要手段。
我意識到是我出了問題。我一直認為,孩子是白紙般的天使,所有的教育問題,一定是家長的認知和習慣問題。
我雖然不會催他做作業,會讓他教我他們玩的游戲,會提前給他講恒星演變,生命科學,但是問題也在這里,我直接說的多了,啟發的少了。我應該采用蘇格拉底式提問,而不是一味地灌輸知識。
東西方大思想家們出奇的一致。孔子和蘇格拉底的啟發式教學都采用了問答法的方式引導學生獲得知識,教師和學生之間可以相互提問。孔子的問答法被他的弟子顏回這么評價:“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 這說明孔子的問答法具有引人思考、由淺入深的特征。
Alex,我對你最重要的期待,就是向世界去問問題。這也是東西方先賢的一致"套路"。是智慧和認知高速躍升的秘密。
因為問才有最智的答,教才是最好的學,寫方為最真的思。
這樣一個高速光電信息時代,找到答案出奇的容易。我會改用引導的方式,更重要的是我鼓勵你自己養成問問題的習慣。問自己,問我,問老師,向世界提問。
你既要充分借力,也要學會自己找到答案并這樣才能夠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更有自主性。
知道并不代表做到。我會認真去改變和執行。
我不會擔心回答不出來,因為我一直在思考和學習,有足夠的底氣。
我不會為回答不了你的問題而焦慮和惱怒,相反,我會高興,為你你提問題的質量高興,為我有新的問題去克服而高興。
很多人對我發起軟實力傳習社和生活特種兵團很感興趣,問需要他做什么。正如我對Alex的期待一樣,我對所有人的回答,都一樣,只有一件事:期待你多對自己人生和生活提問,并尋求答案。那時候,才是我們談的時候。
我最怕的溝通情況,是對方沒有問題。
其實溝通的效果,說的一方的技巧固然重要,但是聽的一方的開放心態和求索精神,認知維度高度,思考和提問才是最關鍵的。
有一次,和一個朋友聊天,卡住了,突然他說我明白了,你說的底氣,就是信心。我無奈又高興。無奈的是,我不覺得底氣比自信更難懂,如果每個詞都要這么來,那怎么溝通?高興的是,他自己愿意去理解我說的,并轉化為自己的表達,這是接收頻道打開的表現......
孫正義和馬云6分鐘就確定了投資,孫要投3000萬美元,馬說no,only 2000萬。因為馬云固然厲害,孫正義更厲害。
因為孫正義維度更高,他在美國和日本投資很成功,到剛開放的新興中國市場尋找小羊去養。而歷經三次不成功創業,但修煉了8,9年的眼睛冒光,思想已經比較成熟,格局夠高,又積累了18個羅漢的馬云的阿里巴巴,在他眼里,是個非常有潛力的健壯的小羊,可以養。
很多人對6分鐘懷疑,這說明他沒有時間價值概念,他不明白,對孫正義來說,6分鐘很貴。而且他有清晰的透視和辨識項目和人的能力。馬云還提了"非分"的要求,要求以他個人身份投并充分參與也答應了。
他們因高維認知互相成就。回報無比豐厚,2009年的8000萬美金 2014年漲了1250倍,達到1000億,并且到今天一直在持續高速漲。那一刻孫正義讓馬云成了亞洲首富,馬云成就了孫的世界首富。
雙創時代,大大小小的創業團隊,其實很像匪幫。他們象賣草鞋的劉備,與當蜀帝的劉備,隔了好多個生死。
過去參與過幾個初創項目。我最關注的,是帶隊老大的認知維度,最無奈的,就是我要花很長的時間,告訴他們,一些基本概念,而這些是正規公司管理所需要的基本的但最高效的工具理念和方法,越是早期階段,越需要,也很簡單。最崩潰的,就是聽到帶隊老大們跟我說,項目管理,我不懂啊!企業知識管理,有什么用啊?溝通和傳遞成本什么概念?
現在,我學聰明了,沒有正規企業經歷的創業,遠離,沒有經歷過"生死"的,避之。除非他們有強烈的求知欲。
我更愿意和BAT出來的,和/或經歷生死的,和/或天生有求索心的創業者溝通。
作為一個典型的研究型人格的學霸,從不放棄宇宙,生命,社會中的任何一個我未知的東西的研究和揭秘。
我怎么會放棄對人性的研究?!
不過越研究越失望。
正象《人類簡史》和《未來簡史》的作者尤瓦爾赫拉利無奈而戲謔的觀點:人是最不需要真相的物種。
人與人的區別,真的很小,小到不可思議。然而,正是這小小的,模糊的差異,經過馬太效應/蝴蝶效應,卻又將差別拉放大到很寬,寬到不可思議。
不怪史鐵生說,人與豬的差別,是可衡量的,但人與人的差別,大的難以想象。
如果這個世界只能記住一個詞的話,那就是元認知。(如果這么說你都沒有把它搞清楚的意愿的話,那是你元認知本身出了大問題)
如果這個世界只能做一個動作的話,那就是問。
除了向世界問,可以問一切問題,更重要的是先向自己問。
問為什么人說,自己是自己最隱蔽的,最會裝無辜的,最會推卸責任的騙子,甚至是最惡毒的敵人?
而且最該問自己的,現在的自己,真正對得起自己么?
當你能夠一直去問,你才會發現很多不懂,才知道在安全健康養成人際財富方面缺什么,當你一直去尋求答案時,才會知道補有多難,才會明白生活方法論和生命效能管理的意義,才是你最大的人生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