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昨晚,他問我雙11在當當幫他買的書,物流走到哪里了?可否讓他看看,我就把手機拿給他看,約定了看的時間,卻忘記告訴他我其實同時在等待一個很重要的電話,轉過身去和我妹妹聊一些事情。
過了一會兒,我發現電話還沒“”來,就請他把手機拿給我,拿到手機準備打電話時,發現有三個未接來電,我卻不知道,回撥過去沒人接電話。
我的火蹭的冒起來了,我嚴肅的說“這是媽媽一直在等待的很重要電話,為什么有電話來你卻不告訴我?”他滿臉通紅的說:“你和璐姨說話,我不想打擾你們。”
“媽媽的猜測是你想玩手機,所以把我的電話掛斷了,當我這樣猜測時,我很不舒服。”
他似乎心虛,似乎委屈的看著我“你沒告訴我,你在等重要電話”。
我感覺到自己的焦慮還在繼續升起,提醒自己深呼吸,不斷呼吸也不斷問自己:這件事情,我的參與是什么呢?是的,我在等待一個重要的電話,但我卻選擇把手機交給他,沒告訴他我在等電話,看到電話來了一定要告訴我,我也沒留意與他約定的時間,只是想當然認為電話來了,就有鈴聲提醒,沒有告訴對方我的背景,這就是我自己的參與!
我平靜下來,看著他說“媽媽承認這件事媽媽也有責任,媽媽沒有告訴你我在等待一個重要的電話,下次如果再有類似事情,媽媽盡量記得告訴你,你如果看到有電話,也請務必把手機拿給媽媽,好嗎?”
他的臉放松下來,重重的點點頭。
當我打通電話處理完,他敲門進來,抱著我說“媽媽,對不起。”
我抱著他,向他更深的承認“媽媽剛剛有些焦慮,是因為媽媽和別人有約定,擔心電話沒接到而失信于人,承諾也許對媽媽很重要,謝謝你向我道歉,媽媽很愛你。”我們相擁而笑,剛剛緊張的能量已經如水流去……
當我看到自己的參與,我便不再指責而是向內觀看,當我承認自己的參與,分享我的世界發生了什么時,他也會開始愿意去看到自己的參與,不再防衛逃避找借口。我們通過溝通更加了解彼此,我們的關系便越來越親密。和孩子如此,和親朋好友伴侶我想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