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么會喜歡黛玉,因為喜歡她至真至純至大方的樣子。
/1/
世人都道林妹妹孤標傲世,清高自許,目下無塵,心性狹窄,尖酸刻薄。
其實,不盡然。
她只是在愛情上澄明決絕,容不得沙子,在日常中,其實是至真至美至大方的,心底自有一份寬容大度,慈悲憐憫。
且看丫頭紫鵑為她的人生大事操碎了心,日勸夜勸,“萬兩黃金容易得,知心一個也難求”,“都替你愁了這些年”。完全把黛玉的事當成了自己的事,推心置腹,體貼之至,仿佛姐妹談心,一個人,一條心,無任何主仆之分。
而紫鵑能夠這樣對黛玉,自然是黛玉一貫將心比心,對他們夠體貼夠寬和之故。
/2/
寶玉的小丫頭過來送東西,黛玉正分月錢給丫頭,見到這小丫頭,隨手也抓了兩把給她。
對一個三等的小丫頭,打賞也是非常大方的。
婆子過來送燕窩,她也會命人給她們幾百錢,打酒吃,避雨氣,很是憐下。
妾侍出身的香菱想要學詩,她也認真教導,誨人不倦.
對邢岫煙這樣的窮親戚也是真心對待,從來沒有高高在上,最是寬容大度的。
倒是小惠全大體的寶釵,沒見對下人如此體恤過。
如果寶釵真的行為豁達,隨分從時,香菱就不用舍近求遠,越過她,找黛玉做師傅了。
寶釵的行為豁達,隨分從時,是對自己同階層的人,所謂心思縝密,做事滴水不漏。
對下人,是無比冷漠無情的。
金釧兒投井死了,王夫人也自愧落淚,她卻安慰說“縱然有這樣大氣,也不過是個糊涂人,也不為可惜。”
對下人沒一絲一毫憐惜之心。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在這種階級分明的社會里,反而黛玉的寬容大度,慈悲憐憫就非常可貴。
/3/
所以同樣是至純至清的寶玉,當然也看得見。
他本是最無尊卑之分,最肯體恤下人,最肯給女孩子做小伏低的,覺得“遠親近友之家所見的那些閨英闈秀,皆未有稍及林黛玉者”,指的,當然不只美貌,還有她這至真至純的性子吧。
所以他到死,愛的都是她,她死了,他便去做了和尚。
易求無價寶,難得有情郎。
縱是有情人沒有成眷屬,但到底深愛過一場,也抵得過了。
……
文/玉樓人醉
人生初見,暗自芬芳,相信美好,書寫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