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鮮四季——初秋

? ? ? ? 江南的秋天從菱角沉塘開始,那時瓜菜變得索然無味,牲畜還沒從苦夏中解脫出來水稻又尚在灌漿。初秋時節(jié)令人為之瘋狂的水鮮——螃蟹,恰到好處地出現(xiàn)了。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 ? ? ? 暑熱還未散去,灘涂濕地的毛腳籪蟹就悄悄爬進(jìn)了農(nóng)家的灶臺。此時的螃蟹肉緊膏瘦,不過讓勞累一天的漁家人配三錢熱酒嚼嚼鮮頭,小小的幾只就足夠品咂到夜深。等到月明人盡望的秋思時節(jié),青厲厲的螃蟹,膏豐黃滿的大閘蟹挨挨擠擠,裹挾著陽澄湖腥甜的水澤氣息浩浩蕩蕩地涌進(jìn)城鎮(zhèn)百姓的餐桌,供銷社的精品禮盒,高檔餐廳的瓷碟……桂靄陰涼,滿城芬芳,家家盡道食蟹。

? ? ? ? 江南人的秋天才真正地來了。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 ? ? ? 螃蟹的滋味獨一無二,總能讓人想到雍容富貴和閑情逸致。明人張岱酷愛食蟹,贊曰:“不加鹽醋而五味全者,無他,乃蟹”。蒸好的螃蟹一掀背殼,撲得騰起一團(tuán)粉粉的蒸汽,汪汪的蟹油紅盈盈地順著指尖流下來,滿滿一殼通紅的蟹黃下壓著白玉似的肉;若是母蟹,黃少,軟糯鮮甜的脂膏卻多得能脹出肚皮。什么調(diào)料都不加,一口咬住一股鮮香就直沖腦門,接踵而來的淡淡腥咸像洪湖浪一樣一下一下沖擊著味蕾。和魚蝦清新的鮮相比,螃蟹鮮香得肆無忌憚又任性。螃蟹能教愛它的人說出它的種種好處,也讓不愛它的人敬而遠(yuǎn)之;對于知根知底的廚子主婦,螃蟹的肥美在他們手下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鍋臺侍候得稍有一點差錯,味道口感立刻大打折扣。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 ? ? ? 唯陽澄湖蟹是至味,物以稀為貴。蘇州有蟹粉獅子頭,貴重精致鮮美異常卻肥膩得緊;秋來無錫小籠可選“加蟹”,包子口十八道提花收成圓圓的一個小洞加一撮紅潤潤的蟹,吃著驚奇新鮮,過量就無趣了;上海本幫名菜毛蟹炒年糕,螃蟹在濃油赤醬的加持下反成了陪襯……歷代名廚挖空心思地將螃蟹制成蟹粉醉蟹,或炮制成奢華細(xì)巧的菜點;事實上除了滿足達(dá)官貴人驕傲的虛榮心外,螃蟹的美味價值寥寥無幾,甚至不被大眾欣賞。賈母嫌棄螃蟹餡的寸長小餃子“油膩膩的,誰吃這個”,劉姥姥只顧大嚼,一無所知。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 ? ? ? 至于湖畔人家就沒那么多顧忌了。剛出水的大螃蟹立刻五花大綁上蒸鍋,蘸點姜醋就能讓全家老小吃得盡興,舊時講究的讀書人家還用蟹八件細(xì)細(xì)剝,余下的骨架平貼在墻上好似蝴蝶。要不就用辣椒蔥姜和魚蝦一鍋燉了,火辣辣的鮮能抵擋夜晚的寒氣。婚喪喜事隆重些,螃蟹被劈成兩半裹面粉做面拖蟹,金黃濃厚的糊湯厚厚暖暖地纏繞在唇齒間,不時咬到一顆毛豆,滿心里香的不行。平凡樸素的做法帶來最幸福的滋味。闔家團(tuán)圓分食熱蟹,是江南人家秋天的童話。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 ? ? 文人騷客食蟹總要將其冷嘲熱諷一番,“饕餮王孫應(yīng)有酒,橫行公子卻無腸”“眼前道路無經(jīng)緯,皮里春秋空黑黃”圖個指點評論的新鮮;比起黛玉的贊美,寶釵的辣評令人耳目一新。西方人曾把螃蟹當(dāng)做辟邪的怪物,至今猶覺其面目可憎;小孩子貪睡,卻愛半夜隨父母捕蟹,制服張牙舞爪的霸王能產(chǎn)生強烈的快感。鮮美的螃蟹也卑微。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 ? ? ? 螃蟹不管,管他愛恨毀譽,依然天不怕地不怕地橫行霸道,在初秋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就匆匆消失。于是人們在等待收獲深秋來臨的空檔,不小心就深深嗟嘆一聲“想吃螃蟹啦,想喝蟹糊湯”,小小的螃蟹卻在水底自由自在品嘗新鮮的水草呢!

? ? ? ? 沒有螃蟹的秋天漸漸清冷下去了,水塘之外,月浦空余禾黍香。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