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或一個團體,凡是善于借助別人力量的,均可事半功倍,更容易更快捷地達到成功地目的。猶太人不論是商界或科技界地成功者眾多,普遍都具有善于借助別人之智地本領。
——《塔木德》
在NLP國際執行師的初級學習中,有一個關于資源的公式:
PS + R?。健S.
PS:Presentation State 當前狀態(擁有)
R:Resources 資源(需要) resource = re(再一次) +? source(源頭)
DS:Desired State 渴望狀態(想要)
整個公式的意思:我們站在現在的地方,我們已經擁有了什么,想到到達我們內心渴望的狀態,我們需要哪些資源,或者說,我們需要創造哪些資源。這些資源,有些給我們做的是加法,讓我們事半功倍;有些給我們做的是乘法;而有些給我們做的是減法甚至是除法。面對著身邊各種各樣的資源,我們要能夠區分并加以利用,才能讓這些資源為我們助力。
其實,我們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會有一些資源,只是看自己有沒有發現。資源分為內在的和外在的。
內在的資源,就來源于自身或者家庭。拿我自己作案例,我會燒菜、手工(編織&刺繡&制作干花)、看書、古典舞、愛分享、積極樂觀......這些都是我內在的資源,而且有一些我使用的比較多,有一些使用的比較少,特定時候,我就可以拿出來用。對于我現在的保險事業,我的家人對于我的支持,就是我的資源,他們會給予我能量,讓我不斷的向前走。
外在的資源來源于他人或環境。比如:我有一群非常好的同事,在我需要的時候,他們可以來幫助我,他們對于我來說,就是一種資源;
再比如,我有一個高中同學,大學軍校畢業,是我的鐵哥兒們,他現在是在衛星發射基地上班。2017年國慶節+中秋節,我和我家先生一起去他工作的地方旅游度假,都是他幫忙安排的,還參觀了他們基地,了解他們的工作文化,最遺憾的是沒有看到火箭發射。等我女兒再大一點的時候,我準備帶女兒一起過去,最好可以一起看火箭發射,那對于我們普通人來說,還是很難的一見的景觀。感謝生命中有他,他也是我所有資源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我自己是計算機專業畢業,雖然已經轉行,但原來行業的朋友,不論是做前端、后端還是測試等等,對我來說,也是一種資源,因為經常會有朋友,讓我幫忙介紹工作。他們散落得越稀疏,那么能夠提供的就業機會也就越多。
資源就是我們身邊現有的點點滴滴,我們要善于去發現和利用,否則,再好的資源,你不去開發,那也只是一座石頭山,而不是一座金山銀山。
這個社會再也不是一個單打獨斗的社會,抱團才能打天下。四大名著中,有三部就是團隊協作:《水滸傳》中,宋江一伙集結了108將;《三國演義》中,三足各自號召了與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勢;《西游記》中,唐僧師徒四人,排除萬難,最后到達西天,取得真經。
對于一個人來說,即便是再有才華,能力總是有限的,而一些人之所以能夠取得巨大成功,實際上都是合理地利用資源、善于借力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