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入手了kindle,書看的比以前多了,至少能靜下心把一本書看完。東野圭吾的《解憂雜貨店》前幾年特別火,據說是一本很溫馨的書,當時還不相信這本書是出自東野圭吾之手,畢竟他在我心中一直是懸疑大師的形象存在著。不過即使大師這么出名,我正兒八經看過他的作品僅有《變身》,在大學圖書館借閱的,但那時他的寫作風格就給了留下深刻的印象,沒有多余的描述,文筆簡練樸實,卻在不知不覺中深陷這個故事旋渦,被主人公的情緒所牽引,同時驚嘆于作者的腦洞。
去青島出差的3天,我把《解憂雜貨店》看完了,不長。雖然故事風格跟以往有所出入,但故事結構精巧這一特點依然沒有改變。浪矢雜貨店和丸光園、雄治爺爺和曉子奶奶、月兔的夢想和愛情、克朗在親情和夢想中徘徊、晴美對金錢純粹的追求、保羅·列儂少年時期和成年時期的心境變化、以及小偷三人組的自我救贖,這些人的悲歡離合構成了一個巨大的圓,匯聚成最美好的感動。
不禁思考,“選擇”之于我們的人生到底有何重要的意義?重要到即使心中已有答案還是忍不住向他人求證:這個選擇是對的嗎?很多時候我們不是做不出選擇,而是怕選擇完之后,要面對這個結果的壓力。月兔就是這樣,明明心中更傾向于放棄比賽照顧生病的男朋友,但就因為怕男朋友失望只好繼續訓練,反而最后訓練也做不好。如果世上大部分人都是果斷的行動派,都是敢于面對一切責任后果的人,可能就沒有這么多糾結的事,但人啊,生來就是僥幸的,懷揣著“讓別人替我抉擇吧”的心態,最后可能回發現生活一團糟,根本不在自己的掌握之中。浪矢雜貨店看似是在幫寫信訴苦的主角們做選擇,實際是幫助他們打開直面自己內心深處的通道,即自己真實的想法,令他們做出忠于自己內心的選擇,只有這樣,才無遺憾。
寫到這里,突然發現一只以“找一個能替我做決定的男朋友”是一件多么幼稚天真的想法,這不是相當于把自己的人生抉擇權完全交予他人之手嗎?哈哈,看來我要改變這想法。
整本書中我印象最深的一個故事是“保羅·列儂”和川浩介的故事。看到中段,我猜想他的父母應該已經過世了,或許是意外,或許是帶著遺憾病故,萬萬沒想到,他們選擇了自殺,在兒子離開的當晚,為了不將兒子的身份泄露,抹去他的存在,開槍自殺。很震撼,浩介在那一刻也重新認識了父母,認清了這么多年自己內心的矛盾,明白了披頭士對于自己的意義。以少年時期的心境看,身邊所有的事物都背叛了自己,父母、生活、音樂、視為精神信仰的披頭士,一夕之間分離崩潰,如果是我,也會選擇痛恨和仇視一切,只有自己靠得住!浩介也是這么想,所以他忠于內心的想法,離開父母,這么多年獨自奮斗并堅信當初的選擇是對的,多年后得知真相,才發現這么多年,父母、披頭士依舊沒變,變得,只是自己的內心,最終,浩介選擇和少年時期的自己和解,選擇原諒那個自己,那一刻發現,那些曾經珍重的依舊在身邊守護著,以另一種方式。所以最后浩介給浪矢雜貨店寫了一份虛假的信,因為他確信當年選擇不逃離,自己也會幸福,因為有最愛自己的父母守護自己,還有披頭士,離開不是為了逃離,而是珍惜這來之不易曾經為之揮灑的歲月,就讓它停留在最美的時候不也是很好嗎?
Ps:讀完這本書是2016年12月8日,因為浩介的故事,對披頭士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于是去網上查詢他們的資料,發現那一天正好是約翰·列儂去世三十周年的忌日,這也算是美麗的巧合。現在,我正聽著他們的音樂一遍寫著這些文字,恩,音樂真的很動聽哦!
2016年12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