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想,為什么要選擇今天寫日志? 今天對我有什么特殊的意義?今年對我意味這什么?六年前的今天我去到鄭州,帶著自己所有的行李,開始成為一個職場人,幼嫩而懵懂,青澀又膽怯,但是充滿朝氣。六年的時間,三個城市、三個品牌、六個職位,輾轉與不同的城市之間,適應著不同的風土人情,努力的做好分內的工作,日子似乎可以這樣四平八穩的度過,可最終我還是選擇了離開。
我在想,主動出擊和被動選擇到底有怎樣的區別?曾經有位高管對我說“因為你聽話所以總是被選擇”,也有一位前輩對我說“思想的懶惰和不看長遠給自己造成被動的局面“,說實話這兩句話都讓我很難過,但是痛過之后會思考,思考后做出決定。六年來,我幼稚過、懵懂過、激情過、夢想過、失望過、遲疑過、看淡過,最終選擇離開是因為這里無法讓我再擁有希望,無論是事業上還是精神上,都無法讓我再成長。
我在想,這樣的決定有多少人會理解?這個問題只是想想,因為生活是自己的,別人永遠都是觀眾。做為一個社會人,我沒有足夠強大的內心可以完全不在乎周圍的眼光,可我盡力的去尊重自己的內心。時至今日,很多人還都在為我惋惜,會覺得這樣的決定草率而任性。因為在很多人看來放棄的是較好的職業前景、較高的職場地位和滿足自己物質生活的年薪這些能夠量化的東西,放棄的是領導的認可、團隊的支持和多年的工作經驗這些無法量化的隱形成本。這樣看來,他們不理解是多么的正常。
我在想,放棄與堅持到底意味什么?有人說放棄有多困難堅持就有多簡單,在我看來這是一句正確的廢話。回顧走過的16年,一個會議一場談話一紙調令我就收拾行囊去了另外一個城市,雖然是被迫的在高壓環境下做出的決定,但我還是要為這個決定負責。因為身上肩負的責任和使命,然而內心的焦慮與不安只能自己消化。其實,現在看來,好與不好對我而言已經不重要。我覺得自己low到極致,你們卻依然認為我做的還不錯,是大的經濟環境、市場環境和遺留問題造成的整個團隊士氣低落,但這是我無法容忍的問題,當我不能再輸出不能為別人帶去指導和力量的時候我會認為是自己的無能。所以,解鈴還需系鈴人。
我在想,職業素養是什么?雁過留聲,人過留名是什么?坦白的講,不管是從的經歷和閱歷都無法對這四個字做一個全面的定義,專業的概念定義都能查到,或許每個人心中也都有自己衡量的標尺。一直以來,把職業生涯看的重過所有,在任何一個崗位都會全力以赴。當然也會真誠的對待每一個人,用心的對待值得相交的人,那些留下的人,我們是朋友。不想證明什么,也無需證明,更無法證明,只要心中有就足夠了。曾經,別人對我的第一印象多數是熱情活潑,現在,竟然八成的人第一印象是溫柔,我也是醉了。
我在想,“歷事練心,以身正道”有多難?昨天演講會聽到的一句話,卻讓我思考到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