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這么長時間的流利說app學習,收獲非常大。
當初學習目的就是為了出國旅游,以備不時之需。結果這種通關式的學習方法特別吸引人,讓自己不自覺地就變成了沉浸式學習狀態。
大概到level4的時候,隨著難度提升,每節課很難達到四顆星了,這時候如果放棄還有點不甘心,畢竟自己的目的是level7。開始的時候由于難度低,聽一次原音就知道大概意思,答題時依靠原有基礎也能蒙的差不多。但這種不求甚解的學習方式給后面帶來很大阻力,在學習這件事上,尤其是學習外語,偷的懶都會加倍奉還。
于是認清現狀了也認清自己了,干脆就是最笨的辦法,也是最踏實的:反復聽原音,每個詞都聽清聽懂聽明白,然后復述。也不管什么效率不效率了,效率是軟件的考核標準,我的目的就是聽懂然后能準確復述,按照這個方法在突破level4那段時間真是每天要學一個多小時,強度稍大,不太容易堅持,每天早上上班路上穿插學,午休時間學,下班路上學,晚上睡前在洗手間學,到了周末也不放過自己,甚至記得有次朋友聚會,發現自己沒完成學習打卡,就跑去洗手間完成,簡直有些走火入魔了。
后來出國玩了一段時間,發覺自己的理解能力比之前與外國人交流有進步了。距離目標近了自然高興。于是回來后降低了一定的學習強度,調整為每天只學一節課,大概三十到五十分鐘,扎扎實實的過好每一關?,F在回想流利說的老師們提示的最佳學習時間是很科學的,這個強度可以保證學習的樂趣和持久度。
現在我雖然level5的課都學夠星星了,可是在答題環節發現自己還有差距,于是就開始回過頭一節課一節課重新學,把有點難度的句子寫到本子上??瓷先]什么特別的地方,但往往最簡單的道理恰恰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個詞或者一個句子,我們往往以為見過了,以為自己掌握了,但那都是假象,那都是我們自以為的,其實還是沒掌握。
歸根結底吧,英語學習,我的經驗就是提高重復率,讓大腦對這門語言產生一種類似肌肉鍛煉的記憶,沒有太多的捷徑可走,對我這類笨人還是一步一步慢慢來,不曾奢望短期見效,但只要保持學習,我覺得達到自己的目標還是指日可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