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姐給我打電話說心情不好,約我陪她出來聊聊。我雖然答應她,其實我心里還是有些不樂意,因為我知道她又要和我抱怨了。果然,一見面,她又開始了她萬年不變的抱怨。
其實蘭姐很可憐,當初為了治母親的病嫁給了她并不中意的丈夫。蘭姐當時在我們這個小地方算是美人坯子一個。雖然為了照顧生病的母親,高中畢業沒有繼續考學。但當時她開了一家小小的美發店,在我們這個地方還小有名氣。蘭姐年輕的時候心氣還挺高的,追求者排成隊她都沒有看上一個。可惜命運弄人,母親突發大病急需高昂的醫藥費,于是她現在的丈夫出現,幫她解決了問題挽回了母親的生命。在母親看來,這樣的男人世上難遇,雖然長相配不上女兒,但只要人好就行。蘭姐自己也懷著抱恩的心嫁了。可惜好景不長,蘭姐生下女兒不久就發現丈夫是個爛桃花,她在一哭二鬧之后提出離婚。可是丈夫不肯,母親不同意,婆家人人勸,都勸她為了孩子不要離婚。
在丈夫的再三保證下,想到孩子還小,孩子和母親都需要照顧,于是就忍了下來。可蘭姐這一忍,竟忍了二十年。因為她老公依然桃色新聞不斷,她由最初的哭鬧到最后的麻木,使得她老公更加肆無忌憚。不過蘭姐現在是反了過來,一直不肯離婚。她說女兒還沒有獨立,為了孩子,她一定不能離。其實她女兒已經上大學了,一年也就假期回來兩次。前幾年,她一鬧,她老公就說同意離婚。可臨到最后,又成了她自己不肯離。
鎮上的人都知道蘭姐家的情況,她總是對別人說“為了孩子,還是忍下來吧,要不然孩子沒有一個完整的家,對她的成長不好。”一開始,人們還挻同情她的。可她天天嘮叨抱怨,如今身邊的朋友都開始躲著她了。而蘭姐自己因為常年忍受這些精神和情緒上的折磨,容貌看起來已經像五十多歲,其實她不過四十出頭而已。她母親已經早在十年前就走了,女兒也已經長大。好所說的理由根本已成不了理由,可她還是翻來覆去詳林嫂一般念叨著那幾句話。
今天她還沒開始抱怨,我就開始跟她說我今天我不聽她的。
“我說幾句,聽或不聽在于你自己”。我問她:“你口口聲聲為了孩子不離婚,然后又整天抱怨,還整天在孩子面前說她爸爸的不是,你覺得這些年,你的女兒快樂嗎?你和你女兒互換一下位置,你如果總是面對一個整天抱怨,整天愁眉苦臉的媽媽,你的心情會好嗎?你仔細想想,你的女兒有沒有常常跟你撒嬌談心?是不是一回到家就關在屋子里不愿意出門?是不是總是逃避你們?是不是不愿意回家?你總說你的女兒安靜乖巧,從來不跟你頂嘴,整天都在自己屋里學習,可你有沒有想過她為什么會這樣?”
蘭姐呆呆地,沒有再說話。
我再問她:“你有沒有想過,你整天說是為了孩子,你的孩子心里要承受多大的心理壓力?她會不會想,正是因為她的存在而使得你過得不好?其實這么多年,我挺同情你的,以前我就一直勸你,過不下去就離婚。想過下去就好好調整心態,不要整天抱怨。其實想想你未嫁時靠自己的雙手過得也挺好,現在為什么就不能呢?你其實只是習慣了依賴。你的丈夫就像一棵仙人掌,而你為了不費力氣地采摘到果實,就算被扎得遍體鱗傷也不舍得離開他。也許我的比喻并不恰當,你內心真實的想法我也不知道。但我希望你不要再自己騙自己,不要再到處抱怨。從今天起認真地、努力地梳理一下自己的內心,搞清楚自己內心深處的想法,正確地面對它。你的人生才過了一半,你自己再認真地考慮一下,你的下半生要怎么樣過。人來世上走一遭不容易,既然哭也過一天笑也過一天,為什么不笑著過每一天呢?還有,你如果真的是為了孩子考慮,我建議你好好和孩子溝通,讓孩子說出她內心的真實感受,這可能需要一點時間,但你必須這么做!以后,你如果還是找我抱怨,對不起,恕不再奉陪。但其它任何事需要幫忙的,你盡管打電話給我,能幫的我一定會幫。”
此后兩個月,蘭姐沒有再聯系我。就在我認為她生我的氣而不再搭理我時,她打電話給我說有一些事需要我幫忙。我立馬趕到她家,她的女兒也在家。蘭姐對我說,謝謝我那天那一番話,回來以后她確實認真想過,并打電話和女兒溝通。經過她的努力,女兒也打開了心扉告訴她這幾年孩子其實過得戰戰兢兢。蘭姐說著說著哭了起來,“我真的非常對不起我女兒,我竟不知道我的自以為是困擾了我女兒這么多年。”她看了看客廳里夫妻二人的結婚照,嘆了口氣,說:“如果我能夠早點看開,早點離婚,我也不會是現在這個樣子,我們或許都會過得輕松。女兒支持我離婚,所以今天約你來,就是想咨詢一下關于離婚方面的問題。”
生活中,有多少夫妻貌合神離。一些十天半月相互不講一句話,家里就像冰窟一樣。有些天天在家里上演功夫片,家具沒有一件是好的,可人家就是不離婚。大家差不多都是同樣的理由:“為了孩子!”可事實上又有多少人是認真為孩子想過的?就如上例的蘭姐,讓孩子背負著自己情緒的壓力,讓孩子活得戰戰兢兢,而其實說到底是為了自己。孩子不是一個物件,父母之間關系怎么樣,孩子都能敏感地察覺。只不過孩子在父母潛意識的影響下,也覺得父母分開自己就會不幸福。孩子心智又不成熟,所以只能在父母旁邊觀望。但想想,在一個冷冰冰的家里,孩子其實并無幸福感而言。為了尋找溫暖,孩子還會渴求外界的幫助,這樣一旦孩子接觸到社會上一些不良青少年,就會迅速地改變自己來換取自己精神上的需求。如果此時父母還沒有意識到問題的根本原因,而一味地指責孩子,孩子只會被父母推得越來越遠。
中國人對“完整”“面子”等等看得太重,而永遠不會認真地探究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也不會去正確地面對問題。我特別欣賞歌手王菲,當記者問她打算給童童找個什么樣的爸爸時,她回答:“童童有爸爸,我要找的是自己的伴侶。”只有夫妻幸福,才能承載孩子的幸福。
有一位離了婚的大姐跟我講過她家的事,她說因為夫妻之間性格不合,兩人一直吵鬧不斷。后來就發展到一個不理一個,在家里也是各做各的事情,除了孩子的事情能夠說上幾句話而外已經和陌生人差不多。但兩人都沒有提離婚,因為兩人都想著要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直到孩子初中畢業,有一天孩子在吃飯的時候突然掀翻了桌子,大叫說受不了了。幸好夫妻二人還算明智,沒有責罵孩子,而是耐心地和孩子溝通。孩子最后說:“你們離婚吧,你們的緣分已經到頭了,不用再顧忌我,我在你們中間一直很難過”。當時夫妻二人都驚呆了,因為他們從來沒有想到孩子會這么想。
真正能影響孩子的,是父母的態度。離婚后給孩子正確的引導,讓孩子知道離婚不是因為他(她)的原因,而是父母之間的問題。離婚后雙方不相互詆毀,給孩子一個輕松的成長環境。并且明確告訴孩子,即使父母離婚,兩個人都還是如原先一樣愛他(她)。這樣的父母,總好過打著“為了孩子”的旗號,讓孩子呆在一個看似完整實際上已經千瘡百孔的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