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今天早上我第一次參加了可可他們學校的家長開放日。
? ? ? 我是在可可的強烈要求下請假參加的這個活動——我無意參加,因為我知道,以我的經驗,一般而言學校就是一個學校,它是國家大機器里的一個重要零部件,而孩子們,也正是在學校里被打磨被雕琢。
? ? ? 對一個主張每個人天生都有資格過自己生活的我來說,我因為沒有足夠的能力不能提供給自己孩子理想的教育環境,心有戚戚。而對于在目前學校里的孩子環境里所有的人,我都心懷感激,期待他們在孩子的生活里予以適度的刺激,因為我相信,我的孩子他有調適應對他必須面對的環境的能力。而且,我也知道,我們做父母的也在用最好的方式——成長我們自己——幫助他確認自己的力量!
? ? ? 這次我在學校里感受到教育也在進步,比如設置了高年級的同學巡查,可以與老師溝通,給低年級的弟弟妹妹們樹立榜樣;設置了晨讀帶領同學;設置了投影設備,帶領孩子們讀弟子規;設置了變化的拍手,舉手等形式活躍課堂,抓住孩子注意力;設置了眼保健操、大課間等讓孩子們動動的機會。
? ? ? 但是我也注意到了學校里的焦慮氛圍:晨讀的重點不是欣賞感受課文之美,而是要讀到一定量,還要讀出字的筆畫結構等;語文課里要看圖寫話,老師既要完成定量的工作任務,還需要時刻關注到課堂里孩子們,我感覺對老師們來說,上一堂課的壓力也不小,孩子們也很不輕松。老師已經做得很好了,但我坐在課堂上時心里就想到"幸虧莫言沒上學多少,不然,出不了!"只能說是我的關注點更在個人發展了。
? ? ? ? 數學課,我的最大感受是——無聊。不過,我自己也沒有什么更好的辦法。因為我看到許多孩子都很難注意力跟上,老師不斷強調考試里面得幾分,夸獎說"記得*同學作業表現好"。我突然想到三毛瓊瑤之類的人無法學好數學,可能也和他們頭腦里東西太多太活躍有關系吧!幸虧我小時候是很聽話,很期待學好來讓父母來開心的。換句話說,如果我小時候讀書家長關注我太多,要求太多,或許我的自主學習動機就轉變成了對別人要求的叛逆,變成了一種沉默的抗議。瓊瑤小時候就那樣的!
? ? ? 回到現實中,我看到了家長對孩子學習更多知識的期待,于是學校亦步亦趨,老師要提供更多;對孩子不能學足夠多的焦慮,于是對老師有更多的要求……在當下環境中做教師,其實已經是很有壓力的工作了。
? ? ? ? 我覺得自己作為一個家長代表,很顯然是一個不能夠代表大多數家長群體的家長。我試圖安定下來,看到大多數孩子的需要——不被漠視的需要(一個孩子被點起來回答問題后一直站了一節課),放松的需要(課堂比較緊張,下課時間老師還有點拖堂,還有作業占用課間),交際的需要(孩子們之間可以玩耍的時間太有限了,而且,由于沒有足夠時間玩,孩子們表達感情的方式就很激烈:抱起來,或者踢出去)。另外,本班還有一個特殊的孩子,老師們對她無計可施,我不太清楚具體,但是一年級活動時我就已經感覺有些需要調整的和她家長溝通,結果,家長采取避開策略。我看著干著急,學校對她基本冷處理,孩子們也都不理睬她。真的是很讓人心疼。別人不管你的孩子罷了,你做父母的也能視若無睹嗎?
? ? ? 這次觀校,我深深地感觸到學校只是學校,孩子需要的東西,在那里會得到一些,但更重要的是,家庭不能再多額外增加孩子的焦慮,孩子需要更多的理解包容接納與玩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