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轉瞬櫻花飄落
史書稱他“少有奇節,聰明多大略,博學洽聞,伏膺儒教。”《晉書.宣帝紀》
司馬懿的前半生都是隱忍和選擇的一生。從曹操赤壁戰敗之后歸順,一直到幫助曹丕成為魏王。
曹操赤壁之戰之后,司馬懿進去曹操的陣營,開始選擇與隱忍。從此司馬懿開始踏進三國的歷史舞臺。
起初司馬懿是想幫助曹操富國強兵,但是曹操見此人學識淵博,為了之后的統一大業,給了司馬懿兩個選擇1:賜死,2:做曹沖的老師。便做了曹沖的老師,很不幸只做了3天的老師,這個曹操最聰明的兒子便背自己的聰明給害死了。
曹沖死后,曹丕多次請求司馬懿做自己的老師,司馬懿都沒有答應。司馬懿要選擇一個能讓他實現自己的抱負的人,便請求給曹沖守墓,一個做了三天老師的人,給學生守靈三年。
守墓只是一個借口,為了觀察誰可以幫助自己實現抱負,所以選擇隱忍三年,三年期限足以。
尚不說古人對自己選擇的執念,只說對于自己的人生選擇,我們怎樣反復思考都不為過。每一次的選擇對于自己都是每一種體驗,每一種生活,每一種人生。
人生最遺憾的,莫過于,輕易地放棄了不該放棄的,固執的堅持了不該堅持的。
? ? ? ? ? ? ? ? ? ? ? ? ? ? ? ? ? ? ——柏拉圖
對于自己選擇的生活,工作都應該全力以赴。不求對得起他人,對的起領導,對得起父母,只求對得起自己。對的起自己的經歷,對得起自己的時間,對得起自己的生命。
三年期限之后,輔助曹丕,與楊修斗智斗勇。明明可以成為最好的朋友,確因為站在不同的立場,成為了最大的敵人。
犒軍這一事件中,楊修主殺,司馬懿主對。雖然都明白曹操考察的意圖,但確實2個不同的方式。楊修是了解曹操的意思,把守城門的人殺了,出城,這就是曹操的意思。但司馬懿就不這樣做,寧愿出不了城,也不能殺了守門人,這是底線。
再到曹操出兵,曹植寫詩,曹丕哭的半死。等等。最終慢慢的把曹操想把世子大位傳給曹植的想法,一點點的拉過來,世子大位最終是傳給曹丕。
幫助曹丕成為世子大位的路上,整日生活在無聲的刀光劍影之間,最終幫助曹丕取得世子大位。展現了非凡的謀略和手腕。
不論對錯,只論方式。無論是楊修的方式還是司馬懿的方式,對于自己的認定的主人是百分百的盡心輔佐。為了贏得世子大位都是各顯神通,兩虎相斗必有一傷,雖然有時可能是生命的創傷。
對于自己的選擇,就應該鑒定的執行。太過于自大的年輕人總歸沒有什么好下場,太過于鋒芒畢露,受傷的最后還是自己。隱忍對于一些稍有才華的人來說,更是大有裨益。
當你有一種堅韌不拔的精神,當你為了一個目標愿意慢慢去努力,用時間去爭取自己的未來,往往最后你取得的成就比那些跑得快的人還要多。
? ? ? ? ? ? ——俞敏洪
不要過于鋒芒畢露,不要過于畏手畏腳。才是年輕人真正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