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閱讀本文,你將了解到:
1) 什么是思維定勢?它是如何產生的?有哪些分類?
2) 思維定勢的優缺點?
3) 如何在工作環境中克服思維定勢做到Thinking out of box?
先講一個習以為常的小故事,兒子比較喜歡吃面,每次老婆在煮面條的時候一直有一個習慣,要放一碗冷水在邊上,等煮開了就倒一點進去,又開了再倒一點進去,大概這樣來個3-4次,關火,面煮好了。
其實我煮面的時候也是這樣,好像我的這個習慣來自小時候,家里煮面,我媽也是這樣做的,所以我也學著這樣做,后來我才知道,我老婆也是學家里人的做法,那誰是第一個這么做的人呢?
這幾十年來從來沒有思考過為什么,直到有一次有人在網上問這個問題,我才突然醒悟,原來這還是個問題。原因應該是以前燒火不是用柴就是煤,調節溫度不方便,倒點冷水降溫,讓水保持在最合適的溫度。但是現在都是燒天然氣了,溫度調節非常的方便,直接小火就可以了,可是我們還保持著這種方式,這就是思維定勢,也稱為慣性思維。
1) 什么是思維定勢?
思維定勢(Thinking Set),是由先前的活動而造成的一種對活動的特殊心理準備狀態,或活動的傾向性。
大概的分類:傳統定勢、書本定勢、經驗定勢、名言定勢、從眾定勢和麻木定勢。
至于說為什么人會有這種思維定勢,應該是自然選擇的副產品,人為了節省能量和時間(每次都重新思考一遍費時費力),把一些思考過程簡化成結果,直接轉化成本能的行為,在我們面對生存時,這種模式可以在更短的時間內作出反應,但在當前的環境中,有很多定勢就不適用了。
2) 思維定勢的優缺點?
優點:在環境不變的條件下,定勢使人能夠應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決問題。
缺點:情境發生變化時,它則會妨礙人采用新的方法。消極的思維定勢是束縛創造性思維的枷鎖。
3) 如何在工作環境中克服思維定勢做到Thinking out of box?
一、 要多問為什么。經常在工作中發現,在知識與經驗的傳承中會斷檔,很多人做的事情是因為前任就這么做的,不問原因,不思考有無更好的方法,所以最好的方法是為5個為什么,這樣能找到更深層次的原因,解決問題就會有效果和創意。
二、 放棄你心中的假設。在做很多事情時,我們每個人心里會有一堆的假設,討論時這些假設就像一個框框,特別在大家都是這么做的情況下,這個從眾的定勢就會影響我們的思考、判斷和決策。
三、 征詢其他人的想法,最好是根本不太了解這個事情的人,這樣他們在給出建議時,就會從其它角度來看問題,能夠幫你打開視野而獲得更多的可能性。
總結:慣性思維是一種強大的習慣思維,強大到你感覺不到、很難改變。它有各種各樣的表現,它對我們人類的生存起著重大的作用。但它也有很多弊端,特別重要的是會束縛我們的創新思維。所以你只有克服消極的思維定勢,才會在職場上走得更高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