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我的轉業申請得到批準,年底即將正式脫離部隊,下面是我的幾點感想。
? ? 首先,有一種未實現自己愿望的失落感。想當年,十八歲,正值少年壯志,懷著讀軍校當將軍作人中豪杰的理想,棄筆從戎。歲月匆匆,如馬駒過隙,一轉眼,在部隊摸爬滾打十六年了,其間酸甜苦辣,可謂一言難盡。入伍前的宏圖大志不能說完全沒有實現,考上了軍校,當上了軍官,從農村娃變成了吃“皇糧”的國家干部,在父老鄉親眼中,是很不錯了,但離我的初衷畢竟還差得好遠啊!三十四歲的軍官,老一代的革命家這個年紀當上軍長的都有,林彪不到三十歲就當上了師長。當然跟那個英雄輩出的戰爭年代是沒法比的,可是跟我一起畢業的軍校同學,有的副團級已干了幾年了,好多也是營級干部了,大把的都早就調副營了,我可能是升的最慢的那一批了,還是個老正連。要離開部隊了心中總有一種深深的失落感,男人沒有成就感是最大的悲哀啊!回想97年軍校畢業后沒幾年,驚恐地發現理想跟現實的差距確實太大了,和平年代因素、官場規則、專業限制、綜合能力素質等等原因,讓我當初的萬丈豪情漸漸消失,覺得將軍夢只能是個白日夢了,想轉業的想法那時就有了。
? ? 其次是一種對軍營的留戀感。現在終于填了轉業表,可以脫下軍裝,離開生活了十六年,把自己最火熱的青春年華奉獻給的軍營,回地方工作了,心中不留戀是假的。多少次不眠之夜,軍營生活的一幕幕,象電影片斷一樣在腦海中閃現。男兒有淚不輕彈,可我在回憶中眼淚不知不覺流下來。軍旅生涯十幾年,撲救山火,助民植樹,修路清淤,抗洪搶險,練兵比武,訓練拉練,野外駐訓,大型演習,雖然記不清經過了多少回,但總難忘和戰友們在烈日下一身汗水搞隊列或光膀子在海上進行泅渡訓練,曬脫三層皮是常事;還有在暴雨下進行射擊考核,個個淋成落湯雞;在火海中撲救山火的危險夜晚,大家都變成了“燒炭翁”;難忘演習中隊伍摩托化行軍時長長的隊形,在湛江實彈射擊時炮火轟鳴,地動山搖;忘不了每年的五公里武裝越野考核中,戰友們幫忙扛槍背包,徒步行軍中同喝一壺水;忘不了野外駐訓拉歌比賽中的軍歌嘹亮響徹九宵……最難忘九八抗洪,多少個夜晚,我們僅下墊一塊塑料布,上蓋一件雨衣和衣而臥在長江大堤上,以及洪峰來臨時戰友們在渾濁的滔滔江水中與洪魔搏斗,難忘抗洪勝利返營時湖北人民揮淚夾道歡送的場面……說不完的風吹雨打,道不盡的風餐露宿。軍營生活艱苦,但苦得值,在苦中我們強健了體魄,堅強了意志,鍛煉了能力,鑄造成真正的男子漢,這正是“生命中有了當兵的歷史,一輩子都不會后悔”的原因所在。而且來自五湖四海的戰友們,為祖國為人民作出了無私的奉獻,回想起來總有種自豪感在心頭,大家朝夕相處,親如兄弟,同甘共苦,同訓練同戰斗,在火熱艱苦的軍營生活中建立了久經磨練的深厚的戰友情,這種感情和軍營火熱的生活都令人難忘!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每年老兵退伍都是我最傷心的時候,戰友分別時總忍不住心酸流淚,以前總對要走的戰友說:珍重啊,以后多聯系,兄弟!畢竟是共同生活了多年的戰友啊,從此一別兩茫茫呵。現在我要離開部隊了,回望走過的路,一份依戀之情油然而生。
? ? 第三是對父母的愧疚感。自古軍人忠孝不能兩全。總記得當兵走的那一天,體弱多病的母親淚水漣漣,叮囑我到部隊好好干,硬是從床上爬起來送我出了家門,不善言辭的父親,一直默默地送我到鎮上,當汽車開動時,他跟著車跑,拼命地向我招手,我看見父親花白的頭發在寒風中飄動……十六年啦,我牢記父母的話,在部隊努力工作,我現在的成績也許讓兩個老人感到寬慰,但他們聽我說要轉業時,表現的非常驚訝。我現在的官兒多大他們并不清楚,但在兩個老人的心中,能在部隊長期干下去就肯定有前途,要轉業那就是沒前途。面對父母的失望,我愧疚啊。另外當兵這么多年我還沒有盡什么孝心,使我更愧疚。應急機動作戰部隊任務多,干部探親休假制度落實不好,我當干部九年,探家總共才兩次,每次都沒超出一個月時間,而當兵的兒子回家,父母總是象對待貴客一樣地伺候著,弄好吃好喝的,反倒比平時更累。我呢,每年只是給他們一點點錢用,他們總是不要我寄,在父母心里,只要兒子在部隊有出息,比什么都好,他們多吃點苦都值。前年我把父母接到部隊來住過兩次,帶著母親到惠州市幾個大醫院看病,給她老人家買了兩樣醫療器材,總算是盡了一點點孝心。現在我轉業啦,又不能回到他們身邊工作,只能希望以后常回家看看,彌補當兵時沒盡到的孝心。最后是一絲轉業到地方工作的欣喜兼憂慮感。欣喜的是,地方工作生活比較輕松自由,不象部隊那樣辛苦受約束,可以和家人團聚,較好地享受生活。憂慮的是,在部隊工作了十幾年,習慣了部隊的生活,有較好的人際關系,有一定的職位,而現在人三十好幾了,要回到地方一個全新的環境工作,可能要降級使用,一切要從頭來過,工作要重新學習,人際關系要重新創立,從部隊出來帶著一種失落感,來到地方工作又將如何呢?前途是個求知數,不能不感到一絲憂慮啊。當然,有這些感想都是人之常情。一個即將退役的軍官,曾為祖國的國防事業奉獻了自己寶貴的青春年華,也在部隊這個大熔爐里鑄造成一塊有用的鋼材。退伍不褪色,受黨教育多年的軍人,無論到哪里,都要有較高的政治覺悟,要始終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多想想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少計較個人得失。到地方新的工作崗位上后,要以一種全新的姿態去迎接新生活,挑戰新生活,吸取過去成功的經驗,還要加強學習,不斷創新,面對困難,繼續發揮“不怕犧牲,排除萬難去奪取勝利”的革命精神,力爭在地方的經歷建設中做一個棟梁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