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是一名軍官,你的部隊埋伏山頭,等待上級指示。而你好兄弟的部隊,正在隔壁山頭和敵人浴血作戰,眼看就要扛不住了。按命令你只能按兵不動,但真不救,他們必然全軍覆沒。你心急如焚。怎么辦?救,還是不救?
也許,你不應該救。
為什么啊?這可是幾百條人命啊!人命才是最重要的!
幾百條人命當然重要,但是這種重要沒有以大局為重。一旦營救,暴露了主力部隊的位置,將可能破壞作戰計劃,輸掉整場戰爭,造成更大的犧牲。
如果只關注“一草一木、一兵一馬、一城一池”的得失,最終可能用救幾百人的方法,幫助敵人殺害自己幾萬人。
這就是“局部思維”,如果沒有更高層次的眼光,只顧眼前利益,很有可能輸掉整個前程。
生活中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只有戰爭的輸贏,沒有戰略的規劃。
比如樓下的超市,為什么銷售額每況愈下,顧客評價越來越低,也就是超市的經營者沒有戰略眼光,時常糾結眼前的蠅頭小利,為減少損失銷售臨時商品,有些五谷雜糧堆頭商品被蟲吞噬依然售賣,果蔬類商品以次充好等等,可能近期銷售出去變現了,但是客戶回去之后發現所買商品質量不滿足要求,可能嫌麻煩不會來換貨,但是內心就會給超市貼一個不滿意的標簽,負面影響程度很有可能就是這位顧客生活圈內所有朋友。從超市長遠生存的眼光來看顧客率的流失成必然趨勢,這就是局部思維導致的惡果。
如果是在職場,我們可能經常聽到某位領導說“我不管、我只要結果、我說怎樣就怎樣”等類似詞語,這就是很典型局部思維,只顧眼前暫時性勝利,沒有考慮公司整個長遠發展的戰略方針,可能暫時提升公司眼前的業績,但是很有可能未來花更大的代價來彌補損失,所以急功近利就是局部思維的體現。
局部思維的可怕之處,只關注自身的眼前的利益,沒有看到整體的布局規劃,是用快意恩仇的方式贏得一場戰役,卻用悲天憫人的方式輸掉整場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