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走在修行的路上,不斷的串習和尋找,終未能完全找到自己。
上周因為“瘋癲”,做了件讓自己難以接受的事,然后把自己關在家里反思 ,我為何會這樣,為何會如此不接納自己,為何總在接納與不接納自己的邊緣游走,其實真正的接納自己又是多么的不容易。我看到自己很多固有的模式,每天在牽引著我,然后我又努力掙扎,讓自己回到新的軌跡中,這真是一場自己與自己的戰爭。其實修行就與自己戰斗,直到自己占勝自己。改變總是痛苦而艱難的,有時甚至真是一場關于人格的撕裂,但是生命的成長仍然需要這樣,這樣才能不負此生。
說實在的,我從未相信過我自己是優秀的,盡管我聽到很多聲音這樣告訴我,但是我仍然感覺自己不優秀,我不斷的暗示自己“你永遠可以更好”,我有時站在“云端”看自己,壇壇眾生中的一員,唯有做一支永遠垂頭的麥穗,虔誠、努力、不懈的向前,這是我為何欣賞麥穗的原因,果實沉淀,但是仍然低調沉默,從不張揚,從不驕傲,內在的豐盛,永遠勝過外在的光鮮。
我拼命回憶我的童年,想從童年的模式中尋找我自己,我一直堅定的認為我已經學會跟自己共處了,了解自己了,并已經開啟生命覺醒之路,我將我教練送我的畢業禮物放在我的眼頭,每天看著她,告訴自己:你已經很棒了,不需要再去用任何行動來證明自己,更不需要去討好任何一個人,做你自己,相信自己,接納自己。但是我永遠會在某一個舜間,這些意識就會又回到從前,忘記我對自己的囑托和堅信,被牽引回過去的模式,讓堅持功虧預虧,然后做出居多不接納自己的事情來。
這些是業力的牽引嗎,還是被過去模式的牽引,其實,是心量的牽引,愿心不夠大,界限不分明,心量才是最終決定我們人生寬度的一把尺子,無法認識小我,怎么能成就無我,我丈量了一下我的心,有心無性,心性只處于萌芽狀態,還好,有種子在萌芽,讓我不至于天天鄙視自己,我仍然需要接納自己的這些不足,以及我心性的原始狀態,因為這就是我,只是這個我需要成長,然后在不斷的經歷中去看見自己,反省自己,然后成為果實豐碩的那一支麥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