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問你,你現在最缺的是什么?
或許有很多人會直截了當地回答:“當然是錢啊!”
但也會有人會回答是:房子,車子,美酒,送孩子出國的費用,帶父母旅行的小金庫,盤活自己小公司的資金……
無論如何,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
大部分的回答大概都在圍繞著這經濟基礎打轉。
這讓我想起一個小故事。
一個富翁在海邊度假,見到一個躺在沙灘上曬太陽的漁夫。
商人的經濟頭腦使他忍不住問那漁夫,為何不去出海捕魚?
漁夫懶洋洋地反問他道,捕魚作什么?
拿到市場上去賣個好價錢。
然后呢?
再買大船,捕更多的魚。
然后呢?
開漁場,當老板。
然后呢?
賺更多的錢,做成功的商人。
然后呢?
開始享受生活,到海邊度假,曬太陽……
那你以為我現在在做什么呢?
當然,這只是個略帶荒誕的詭辯式笑話。
誰都無法否認富翁的成功和經濟頭腦,歷經滄桑后的不忘初衷是一種赤誠,而未經磨練的天真只是一種幸運。
只是,這個笑話會不會讓你偶爾放慢匆匆的腳步,停下來想一想?
什么樣的快樂才是你真正想要的,你現在最缺少的到底是物質的充盈,還是發自內心的喜悅?
孔子說,“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我在想孔子所說的“不可求”,是否就是咱們鋼筋水泥森林里的,一張張忙碌而麻木疲憊的臉呢?
孔子給出的答案是“從吾所好”,去做自己感興趣的事、熱愛的事。
去做想做的事、熱愛的事,盡管也會忙碌,但是你的心會不再浮躁,你的臉上看到的將不再是滿滿的疲憊,而是陽光和喜悅,你的頭上會自帶光環!
小A上大學的時候學的是英文專業,卻對枯燥的語言學習提不起一點興趣。
但她從小酷愛畫畫,所以業余時間都奉獻給了畫畫、看動漫、畫畫…
同寢室的同學在語言的道路上一路打怪升級,將她遠遠甩在身后,她也依舊我行我素不改其志也。
畢業季來臨,室友們考研的考研,出國的出國,好友H更是進了一家令人歆羨的外企,就剩了小A一個人,不知何去何從。
后來小A因為畫畫功底不錯,被一家小的網絡公司招去做助理設計師,朋友們都很為她不值。
小A笑笑,“至少做的是自己喜歡的事情啊”。
進入外企的H一開始很興奮,充滿了斗志,很快進入了職場角色,褪去了學生模樣。
小A剛進公司,常常因為自己是外行,被設計師挑刺,批評和指責成了家常便飯。
H常勸小A干脆辭職算了,但是小A卻說雖然自己經常挨批,卻在設計方面進步神速,多虧了這樣挑剔的上級。
后來設計師跳槽了,小A被提拔為設計師,在設計的路上越來越出色。
再后來,小A遇到了和自己志同道合的男友,男友說小A身上有一種光吸引著他。
H以前總是擔心小A,但看著小A洋溢著幸福和活力的臉,
H竟然說,“真羨慕這樣的你!”
生命是一場短暫的旅途,遲早要到達終點,無法避免。
也許我們現在都還在為了生活奔波勞碌。
但我們有什么理由不去珍惜這個短暫的旅途,去追隨自己的心。
我們缺少的,是否只是選擇“從吾所好”的勇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