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若有十分美,九分在耶路撒冷,一分在世界其他地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米德拉西.坦胡馬《為圣篇》10
這句話當屬對耶路撒冷最高的贊美了,記得第一次看到這句話我就想這個城市到底有多美,有生之年我一定要到耶路撒冷去瞧瞧。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家族,總要存在一些有骨氣的人,哪怕就是死,也應該站起來捍衛一些東西。猶太民族的大祭司------瑪他提亞,很顯然就是這樣一個有骨氣的人。當安條克迫使猶太人獻祭,以證明自己不再是猶太人時,這個有骨氣的人帶著五個兒子,站出來說道:“即使國王統治下的所有民族都服從他的命令,我和我的兒子們仍照我們祖先的約去行”。隨后他殺死了叛徒,拆毀了祭壇。
瑪他提亞的兒子猶大在父親死后承擔起指揮大任,接連打敗了三支敘利亞軍隊,趁安條克對他還不夠重視的時候,迅速的壯大起來。最終他為自己贏得了英雄的稱號,也是一個王國的名字:鐵錘。
公元前164年冬天,鐵錘占領了耶路撒冷。當他看到圣殿雜草叢生、他悲痛不已。于是燃起熏香,重新啟用至圣之所,恢復祭祀。
在這個歷經浩劫的城市,沒有足夠的油保證殿中的燭臺燃燒不息,但不知為何,燭臺里的蠟燭一直沒有熄滅。
這又是一段暗示上帝在暗中支持猶太人的歷史描寫,歷史的真相早已不得而知,這本書中,將會有很多得到上帝幫助和與上帝對話的描寫。當然,這畢竟是一部寫宗教歷史的書籍,那些與宗教有關的歷史神話描寫,作者肯定是要記錄的。但對于我這無神論的人來說,我會思考很多東西。這些與上帝的巧合僅僅是巧合,還是出于政治智慧的產物呢?
鐵錘-------拉丁語中的“馬卡比”。他的家族確切的說是以哈斯蒙尼王朝著稱的,為簡明起見間,本書的作者,在本書中用“馬卡比”指稱他們。
馬卡比與亞瑟王和查理曼一起成為中世紀基督教騎士精神的典型。馬卡比對以色列的激勵尤為重要,猶太人歷來把他視為反抗種族滅絕暴君的自由斗士。今天以色列的很多足球隊都以“馬卡比”命名。也有美國人說馬卡比家族相當于猶太人的塔利班。
但不管怎么說,馬卡比讓猶太人擁有了依照自己的律法生活并在自己的圣殿做禮拜的權利。整整四個世紀,猶太人終于恢復了獨立。
獨立之路并不是一帆風順,猶太人跟賽疏古人持續了二十多年的戰爭,馬卡比也有幾乎被全部殲滅的時刻。這個時期的耶路撒冷備受分裂的折磨。在生死存亡的危機關頭,靠著羅馬人的幫助,他們最終勝利了,羅馬人也承認猶太人的自主統治權。
盡管得到羅馬人的幫助,賽疏古人還是打敗并殺死了馬卡比,占領了耶路撒冷。看起來猶太人短暫的獨立之路就這樣夭折了。但是馬卡比的幾個哥哥逃走了,似乎猶太人又得到了上帝的關照。
猶大的哥哥約拿單在逃亡了兩年后最終打敗了賽疏古人,收復了耶路撒冷。他修復城墻,再次圣化圣殿,并在公園前153年說服賽疏古王國授予他“國王之友”的稱號,還任命他為大祭司。他還去埃及得到了國王托勒密六世的支持。
當賽疏古人在爭奪權力的時候,約拿單抓住了機會,一個被困在皇宮的爭奪者向他求助,作為回報,答應耶路撒冷完全的獨立。于是約拿單帶兵救出了國王并恢復他的統治。
再返回的路上,約拿單在會見他新的希臘盟友時被抓,盟友帶兵進攻耶路撒冷。好在馬卡比家族還有人在,約拿單的弟弟西蒙重新加固耶路撒冷并召集軍隊。加上突如其來的暴風雨,希臘人選擇了撤退,但他們殺死了約拿單。
現在以色列擺脫了異教徒的枷鎖,猶太人奉西蒙為世襲的統治者,他成為名副其實的猶大國王。
很多時候,權力不屬于最強的那個人,反而屬于哪個曾經不太起眼的人物,西蒙就是這樣一個不起眼的人物。
生活在權力中的人每天都是危險的,也無法預知自己的命運。就如在人生最輝煌的時候,埃及國王菲洛梅特居然從自己的受驚的馬背上跌落而死,前一刻他還是萬眾矚目的焦點。
公園前134年,聲望如日中天的西蒙在女婿家的晚宴上被暗殺。好在他一個兒子約翰逃到耶路撒冷并成為這個城市的實際控制者。這個從沒有想過靠近權力中心的人,看著自己的父親、母親、兩個哥哥在自己面前被撕成碎片,他不得不嘗試著拿起父親剛剛丟下的權杖。
在猶太人內亂的時候,賽疏古人又來了,圍攻耶路撒冷。約翰只能求和,賠款,交出除猶地亞之外所有馬卡比家族曾征服的土地。
猶太人這個民族啊!好不容易擺脫的外人的欺壓就要搞內斗,還不斷重復著這樣的歷史,這是一個什么樣的民族啊!難怪幾千年不曾真正的獨立。今天的以色列也還是這個樣子,抱著美國人的大腿。
約翰不得不協助他新的主子同伊朗和伊拉克新崛起的力量作戰。但這對他并不是件壞事,希臘國王被殺,內部紛爭無暇顧及其他。
約翰逃回了耶路撒冷,恢復了獨立,抓住機會開展了自大衛時代以來最大規模的征服。諷刺的是,他的戰爭經費來自一個可能是大衛的豪華陵墓。他圍繞耶路撒冷建造了所謂的第一城墻。他的王國成為一個地方大國,圣殿成為猶太人生活的中心,
約翰死后,他的兒子阿里斯托布魯斯宣布自己是猶地亞國王,這是自公元前586年以來耶路撒冷出現的第一個君主。他繼續著征服活動,現在的馬卡比幾乎跟他們的敵人一樣希臘化了,使用希臘語言,也和希臘的暴君一樣殘暴行事。
他把母親投入監獄,殺死比自己更受歡迎的弟弟,最終使他內疚的吐血而亡。
他的弟弟亞歷山大.詹尼亞斯是一個被寵壞的,薄情寡義、沒心沒肺的孩子,他還不斷對鄰國發動著戰爭,征服了加沙和埃及邊境的拉菲亞。因為人們嘲笑他因自己的母親做過牢不能成為大祭司,就發動雇傭軍在街上殺死了六千人。
賽疏古人利用這個機會占領了耶路撒冷。當他最終回到這里時,他又殺了五萬人。他后來死于酗酒,留給了他妻子一個包括今天的以色列部分地區、巴勒斯坦、約旦、敘利亞和黎巴嫩在內的猶太帝國。
他的妻子成為了自耶洗別的女兒以來第一個統治耶路撒冷的女人。但是,這個王朝的天數已盡。她雖為人精明,這個國家在她的統治下直到她六十多歲,但她控制不住自己的兩個兒子。最重要的是,羅馬人正在逼近耶路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