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果在需要“教練”的時候,用了“顧問”會有什么情況出現?
答:“顧問”是在高意愿、低能力時運用的方法,一般是初入職場或者初入某個行業,需要的是入門的技能和方法,而自身也特別愿意學習,“教練”是在高能力、低意愿時候運用的方法,從人的內心讓他自我改變。如果在需要“教練”的時候用了“顧問”,說明沒有對對方存在的問題搞清楚,再對他進行技能上的指導,而這是人家不需要的,技能上被否反而會讓對方產生抵觸情緒,加快了人才的流失。
2、當你想支持“低技能,低意愿”的員工時,你認為應該先開始“教練”還是先開始“顧問”呢?
答:對于這種員工,我認為應該先開始“顧問”,工作上先幫助他知道該干什么,怎么干,先上了工作的軌道,有了一些方法論的知指導工作上應該順暢很多,獲得一點成就感,若其用心學習,再用教練,培養愿景,生成自身進步的強大動力,更深入學習。
3、思考你在面對改變的時候正處于什么模式當中?
答:我在面對改變的時候,一般是抗拒否定接受學習模式,雖然暫時不接受改變,但也能慢慢適應,比如學某樣東西的時候先否定自己不能學會,但仔細想想若不給自己設限,經過練習還是可以學會的,在工作上,先設目標愿景,去改變自己能力缺失的地方。